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编号:47883
高血压病是心理疾病吗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0月10日 医药卫生报 2023.10.10
     高血压病是心理疾病吗

    □朱婷

    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并发症多,是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遗传,肥胖,高脂肪、高钠饮食和精神压力、焦虑等都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会增加能量消耗,有益于身体健康。定期体育锻炼可以起到重要的治疗效果,如降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进行适量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同时,建议每周应进行一次以上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及做有氧运动、跳舞和非竞技划船。

    聆听音乐 优美的音乐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闲暇时间可以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让身心放松,在控制血压方面还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不推荐过于强烈的歌曲。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可以在其他治疗过程中联合进行。直接暗示是医生以巧妙的言语或表情给予患者的暗示。患者接受医生的提示过程,也是内在的逻辑活动过程,其结果可以改变患者对生病的态度。其方法包括口头提示、自我提示、操作提示、环境提示、药物提示等。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心理医师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准确、生动、灵活和深情的语言,分析疾病产生的根源、形成过程的特征以及疾病的本质;同时,激励、鼓励患者增强对抗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动力;逐步发展刺激患者自我意识、自我纠正的能力;促进患者自身的心理转化,减轻、缓解、消除症状,帮助他们澄清疾病的运动规律,改变自己的人格缺陷,提高他们积极应对大脑应激反应的能力,巩固疗效。

    行为心理干预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可提高服药依从性,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减轻精神压力 高血压病被称为“心身疾病”,即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身体疾病。外界及内在的不良刺激,会引起剧烈、长期的应激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导致血压升高。调查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超过七成的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因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情绪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及时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或自我心理调节能对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干预。只有解除患者异常的心理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病原因,彻底消除引起血压高的问题。这就要求患上高血压病的人群,一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改正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目标和计划,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供职于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医保办公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