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管,大问题
□王潇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是指脑部的小血管、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等出现病变,导致的临床、认知、影像学以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的情绪障碍、认知损害、步态异常、尿便障碍等,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导致脑卒中、其他心脑血管事件及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的重要因素。
脑小血管病按照病因学分类可分为以下6类:1.动脉硬化(或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小血管疾病);2.散发性或遗传性淀粉样脑血管病;3.除淀粉样脑血管病(CAA)以外的其他遗传性脑小血管病;4.炎症和免疫介导性脑小血管病;5.静脉胶原病;6.其他病因继发的脑小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可为脑卒中或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行为异常、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有的患者甚至很少或几乎没有症状,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存,可加重认知缺陷、身体残疾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是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且起病隐匿,缺乏早期的诊断方法及干预措施,不仅增加患者脑卒中风险、死亡风险,且远期预后较差。脑小血管病的常见病因有脂质透明样变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脑血管病、血管炎等。在公认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及遗传因素中,年龄和高血压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部分炎性因子同样也是经研究结果证实的脑小血管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脑小血管病的诊断依赖于神经影像学表现,常见影像学标志包括:1.新发的微小皮质下梗死;2.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3.血管源性的腔隙灶;4.血管周围间隙;5.微出血;6.脑萎缩。由于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较为隐匿,常见于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以精神行为异常及认知情感障碍等为常见表现,经常被误认为正常老化而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对于无症状的脑小血管病,目前仍主张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不主张药物治疗。预防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原发性血管疾病等。体育锻炼对突触形成及血管健康有益。目前,临床研究主要倾向于脑卒中的治疗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以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为主,辅以二级预防。治疗包括降血压、调血脂、调节血糖及调整生活方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脑小血管病具有易患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双向性,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应该进行脑出血的风险评估。
对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需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抗动脉硬化治疗,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百拇医药
脑小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是指脑部的小血管、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等出现病变,导致的临床、认知、影像学以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的情绪障碍、认知损害、步态异常、尿便障碍等,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导致脑卒中、其他心脑血管事件及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的重要因素。
脑小血管病按照病因学分类可分为以下6类:1.动脉硬化(或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小血管疾病);2.散发性或遗传性淀粉样脑血管病;3.除淀粉样脑血管病(CAA)以外的其他遗传性脑小血管病;4.炎症和免疫介导性脑小血管病;5.静脉胶原病;6.其他病因继发的脑小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可为脑卒中或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行为异常、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有的患者甚至很少或几乎没有症状,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存,可加重认知缺陷、身体残疾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是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且起病隐匿,缺乏早期的诊断方法及干预措施,不仅增加患者脑卒中风险、死亡风险,且远期预后较差。脑小血管病的常见病因有脂质透明样变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脑血管病、血管炎等。在公认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及遗传因素中,年龄和高血压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部分炎性因子同样也是经研究结果证实的脑小血管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脑小血管病的诊断依赖于神经影像学表现,常见影像学标志包括:1.新发的微小皮质下梗死;2.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3.血管源性的腔隙灶;4.血管周围间隙;5.微出血;6.脑萎缩。由于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较为隐匿,常见于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以精神行为异常及认知情感障碍等为常见表现,经常被误认为正常老化而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对于无症状的脑小血管病,目前仍主张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不主张药物治疗。预防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原发性血管疾病等。体育锻炼对突触形成及血管健康有益。目前,临床研究主要倾向于脑卒中的治疗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以静脉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为主,辅以二级预防。治疗包括降血压、调血脂、调节血糖及调整生活方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脑小血管病具有易患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双向性,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应该进行脑出血的风险评估。
对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需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抗动脉硬化治疗,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