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目标,让孩子更有活力
有一位美国老人,他决心驾驭热气球做环球飞行。他的运气不太好,屡试屡败,洋相无穷,非议不断。直到第六次,经过十三天艰苦飞行,行程三万两千公里,终于飞回出发地澳大利亚,成为人类独自不间断乘坐热气球环球飞行第一人。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一夜之间,那些长期的批评者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位老人具有如此毅力和活力呢?请看报纸上引用他说的话:“当人们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总是感觉良好。人生需要目标。”是的,不管在什么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绝大多数小孩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都知道兔子不好,要学习乌龟的精神。可是很多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做起事来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缺少一种儿童应有的活力,让人看了很不痛快,家长也为此感到心烦。下面一正一反两种情境,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原因。
情境一:洋洋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特别喜欢学习。老师每次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她都会举手要求回答,而且能很清楚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课堂气氛很沉闷的时候,她也能把大家的激情调动起来,让一堂课上得有声有色。别人问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充满活力时,她回答道:“我妈妈从小就教我这样的,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投入热情,你才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 http://www.100md.com
情境二:小文今年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向小文的妈妈反映说,小文在学校里面总是很安静,但未免太安静了。别的小孩玩得热火朝天,到处跑来跑去,而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无动于衷。老师要他去做什么事,他也是慢慢腾腾,像一个小脚老太太,真令人着急。小文的妈妈说,他在家也是这样子,她也拿他没办法。
很遗憾,没有什么良药可以完全使一个漠然消极的孩子变得热情起来,就像“情境二”中的小文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文成了现在这副样子,与他妈妈经常打消他做事的积极性很有关系。小文的母亲是那种很爱孩子的妈妈,当小文想干什么事的时候,她总是大声喝斥,害怕他会因此受到伤害。可日子一长,小文也就变得对任何事都没有什么兴趣,妈妈现在想让他做点儿什么,他也很不情愿。
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而不是厌烦做事的,他们来到这个新鲜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渴望,伸腰展臂,东张西望,左触右摸,无处不体现出他们的热情。
所以“情境一”中洋洋的母亲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她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总是激发洋洋做事的热情,经常叫她拿个茶杯,取支钢笔,并且还不忘表扬几句,洋洋于是变得越来越喜欢做事了,在家里就像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到处跑来跑去,问妈妈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她帮忙。
, 百拇医药
如何让孩子总是劲头十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专家认为这与能否抓住他们的激情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应该给自己的孩子点上一把火,使他们可以借助这把火而兴奋起来,最终变为他们的内在动力。孩子总会特别容易在某些事情上激动,他们可能爱玩某个玩具,可能喜欢某部最新的动画片,可能爱坐在沙滩上堆他心爱的房子等等,父母就应寻找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对开发某项技能产生激情。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孩子们点燃渴望行动的激情之火,并使它长期燃烧。
一、消除厌烦的感觉。当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开始让他分享和发现世界的欢乐和神秘:带着孩子在黄昏时散步,或在小雨中漫步;或者晚上贪个黑去看月亮升空,早晨一同起个早去看看东方日出;或者使用一个放大镜在近处观察那些小物体,这都会令小孩子很着迷的。如果你经常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不会感到很无聊了,而是对外面的世界总有一种新鲜感,从而促使他不断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
二、不要对孩子唠唠叨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没有采取什么很好的激励策略,而只是唠叨个没完,因为唠叨是太容易做的一件事了。妈妈经常对孩子说:“快去做作业”、“快去练钢琴”或“快去画画”,这样不停地在孩子耳边唠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刺激孩子干脆不做任何事情。这里向家长们提供一个小建议,可以减少你那不停的唠叨;那就是使用留言条。在孩子容易看到的显眼位置,写下你要他做的事情,比如:“8点钟你该去练钢琴了”或“明天你要把你的假期作业做完了”。试试看吧,说不定你对孩子唠叨了千百遍的事,你只要给孩子留个条,他可能马上行动。
三、做事要坚持。当孩子们看到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并且坚持到底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产生了做更多事情的愿望。比如你想让孩子把自己房间清扫一下,你别指望孩子会很高兴地按照你所说的话去做,毕竟这是个比较劳累的活,又没有什么乐趣,但你可以把清扫房间这样的大活儿分为几个部分,就像我们可以把一堂课分为许多阶段一样,那时任务就变得容易完成了,并且可以在孩子干活的时候放点儿轻音乐,讲讲笑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不会觉得累了。
父母应该像运动场上的教练一样,做好鼓励和督促的工作,有时还要去鞭策。孩子们的生活目标、动力从根本上要靠自己去确立、去形成,帮助孩子把热情之火点燃起来,让它熊熊燃烧,生命才会绚丽多彩。, 百拇医药(杨 波)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位老人具有如此毅力和活力呢?请看报纸上引用他说的话:“当人们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总是感觉良好。人生需要目标。”是的,不管在什么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绝大多数小孩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都知道兔子不好,要学习乌龟的精神。可是很多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做起事来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缺少一种儿童应有的活力,让人看了很不痛快,家长也为此感到心烦。下面一正一反两种情境,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原因。
情境一:洋洋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特别喜欢学习。老师每次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她都会举手要求回答,而且能很清楚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课堂气氛很沉闷的时候,她也能把大家的激情调动起来,让一堂课上得有声有色。别人问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充满活力时,她回答道:“我妈妈从小就教我这样的,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投入热情,你才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 http://www.100md.com
情境二:小文今年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向小文的妈妈反映说,小文在学校里面总是很安静,但未免太安静了。别的小孩玩得热火朝天,到处跑来跑去,而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无动于衷。老师要他去做什么事,他也是慢慢腾腾,像一个小脚老太太,真令人着急。小文的妈妈说,他在家也是这样子,她也拿他没办法。
很遗憾,没有什么良药可以完全使一个漠然消极的孩子变得热情起来,就像“情境二”中的小文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文成了现在这副样子,与他妈妈经常打消他做事的积极性很有关系。小文的母亲是那种很爱孩子的妈妈,当小文想干什么事的时候,她总是大声喝斥,害怕他会因此受到伤害。可日子一长,小文也就变得对任何事都没有什么兴趣,妈妈现在想让他做点儿什么,他也很不情愿。
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而不是厌烦做事的,他们来到这个新鲜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渴望,伸腰展臂,东张西望,左触右摸,无处不体现出他们的热情。
所以“情境一”中洋洋的母亲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她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总是激发洋洋做事的热情,经常叫她拿个茶杯,取支钢笔,并且还不忘表扬几句,洋洋于是变得越来越喜欢做事了,在家里就像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到处跑来跑去,问妈妈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她帮忙。
, 百拇医药
如何让孩子总是劲头十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专家认为这与能否抓住他们的激情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应该给自己的孩子点上一把火,使他们可以借助这把火而兴奋起来,最终变为他们的内在动力。孩子总会特别容易在某些事情上激动,他们可能爱玩某个玩具,可能喜欢某部最新的动画片,可能爱坐在沙滩上堆他心爱的房子等等,父母就应寻找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对开发某项技能产生激情。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孩子们点燃渴望行动的激情之火,并使它长期燃烧。
一、消除厌烦的感觉。当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开始让他分享和发现世界的欢乐和神秘:带着孩子在黄昏时散步,或在小雨中漫步;或者晚上贪个黑去看月亮升空,早晨一同起个早去看看东方日出;或者使用一个放大镜在近处观察那些小物体,这都会令小孩子很着迷的。如果你经常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不会感到很无聊了,而是对外面的世界总有一种新鲜感,从而促使他不断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
二、不要对孩子唠唠叨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没有采取什么很好的激励策略,而只是唠叨个没完,因为唠叨是太容易做的一件事了。妈妈经常对孩子说:“快去做作业”、“快去练钢琴”或“快去画画”,这样不停地在孩子耳边唠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刺激孩子干脆不做任何事情。这里向家长们提供一个小建议,可以减少你那不停的唠叨;那就是使用留言条。在孩子容易看到的显眼位置,写下你要他做的事情,比如:“8点钟你该去练钢琴了”或“明天你要把你的假期作业做完了”。试试看吧,说不定你对孩子唠叨了千百遍的事,你只要给孩子留个条,他可能马上行动。
三、做事要坚持。当孩子们看到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并且坚持到底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产生了做更多事情的愿望。比如你想让孩子把自己房间清扫一下,你别指望孩子会很高兴地按照你所说的话去做,毕竟这是个比较劳累的活,又没有什么乐趣,但你可以把清扫房间这样的大活儿分为几个部分,就像我们可以把一堂课分为许多阶段一样,那时任务就变得容易完成了,并且可以在孩子干活的时候放点儿轻音乐,讲讲笑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不会觉得累了。
父母应该像运动场上的教练一样,做好鼓励和督促的工作,有时还要去鞭策。孩子们的生活目标、动力从根本上要靠自己去确立、去形成,帮助孩子把热情之火点燃起来,让它熊熊燃烧,生命才会绚丽多彩。, 百拇医药(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