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救治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指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体异常指标及动脉血气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临床效果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在急诊治疗中较为常见,其临床特征以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紫绀为主,且容易反复发作,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降低其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救治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救治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此次研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且事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46.43±15.02)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46.98±14.76)岁。两组就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即给予患者常规的抗感染、平喘、解痉、补液、祛痰治疗,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同时对心率、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嘱患者卧床,提供吸氧,运用甲泼尼龙每次40mg静脉滴注,3次/日,持续3天后用量改为每次20mg静脉滴注,2次/日;运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0分钟/次,3次/日,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并注意患者的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即对患者再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患者床头抬升45°,使患者呈半卧位,呼吸机的通气模式采用ST治疗模式,通气频率设定为18-20次/分,吸气压力起始值调控为5cmH2O,而后逐步提升至14-18cmH2O,参数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将氧流量控制在3-5升/分,每天至少上机治疗6小时,病情极为严重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通气时间。在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撤机时间,在戴机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配合;在撤机前应对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是否达到撤机标准,从而减少患者病情反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指脉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情况。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判断标准为:显效: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各指标达到正常水平;有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各指标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体征和身体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情况比较,如表2 所示,在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哮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有遗传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气促为主,在急性重症情况下会导致呼吸衰竭。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急诊抢救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气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缓解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相关症状,抑制病情恶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技术通过高吸气压力辅助患者呼吸,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降低机体氧耗,抑制肺泡萎陷,提升肺氧合能力。无创正压通气急救技术的介入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尤其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威胁生命情况下,可以提升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这一急诊抢救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状况,加快症状缓解,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向丹.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4(5):675-676.
[2]戴文玲.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2(39):156-157.
[3]尹建宏.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21):2918-2919.
[4]肖洋.探讨急诊搶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86-87.
[5]何洪文.综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医疗装备,2015,28(18):79-80.
[6]张波.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02-104., 百拇医药(常晓英 索鹏 王晓璐 毕淑珍 陈锦华)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临床效果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在急诊治疗中较为常见,其临床特征以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紫绀为主,且容易反复发作,是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降低其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救治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救治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此次研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且事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46.43±15.02)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46.98±14.76)岁。两组就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即给予患者常规的抗感染、平喘、解痉、补液、祛痰治疗,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同时对心率、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嘱患者卧床,提供吸氧,运用甲泼尼龙每次40mg静脉滴注,3次/日,持续3天后用量改为每次20mg静脉滴注,2次/日;运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0分钟/次,3次/日,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并注意患者的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即对患者再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患者床头抬升45°,使患者呈半卧位,呼吸机的通气模式采用ST治疗模式,通气频率设定为18-20次/分,吸气压力起始值调控为5cmH2O,而后逐步提升至14-18cmH2O,参数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将氧流量控制在3-5升/分,每天至少上机治疗6小时,病情极为严重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通气时间。在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撤机时间,在戴机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配合;在撤机前应对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是否达到撤机标准,从而减少患者病情反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指脉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情况。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判断标准为:显效: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各指标达到正常水平;有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各指标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体征和身体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情况比较,如表2 所示,在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哮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有遗传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气促为主,在急性重症情况下会导致呼吸衰竭。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急诊抢救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气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缓解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相关症状,抑制病情恶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该技术通过高吸气压力辅助患者呼吸,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降低机体氧耗,抑制肺泡萎陷,提升肺氧合能力。无创正压通气急救技术的介入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尤其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威胁生命情况下,可以提升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这一急诊抢救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状况,加快症状缓解,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向丹.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4(5):675-676.
[2]戴文玲.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2(39):156-157.
[3]尹建宏.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21):2918-2919.
[4]肖洋.探讨急诊搶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86-87.
[5]何洪文.综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医疗装备,2015,28(18):79-80.
[6]张波.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02-104., 百拇医药(常晓英 索鹏 王晓璐 毕淑珍 陈锦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