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613740
产后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1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通过数字奇偶法完成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45例):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最终就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结果改善尤为显著(P<0.05)。结论:充分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完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通过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能力、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能力得以显著优化。

    关键词:产后出血;舒适护理;生活质量

    对于分娩期间的产妇,较易呈现出的系列并发症的现象,其中以产后出血现象较为普遍。在表现出此种现象后,需要通过医疗方法合理完成止血工作,在此过程中合理开展护理工作,对于最终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患者医护依从性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1]。本次研究意在探讨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以此确保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通过数字奇偶法完成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39岁,平均年龄为(32.41±3.16)岁;患者的孕周分布范围为38周~42周,平均孕周为(40.25±1.02)周;属于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患者例数分别为29例以及16例;观察组(4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岁~40岁,平均年龄为(32.43±3.17)岁;患者的孕周分布范围为37周~41周,平均孕周为(40.29±0.53)周;属于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以及15例;对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孕周以及分娩类型施以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对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主要就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意义等方面完成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对于观察组:

    1.2.1 对患者开展环境护理工作

    对于入院后的产后出血患者,对其住院环境良好做出保证表现出显著价值,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的系列要求加以充分满足,就住院环境的整洁性做出充分保证,就室内通风的良好性做出充分保证。此外,对于患者的床单以及病服需要在固定时间进行更换,就院内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等认真介绍,从而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熟悉度显著提高,使得心理舒适度获得显著加强,从而使得内心系列疑虑获得充分消除[2]。

    1.2.2 对患者开展体位护理工作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将巡视工作力度加强,并且对产后出血患者当前感染进行认真询问。依据产后出血患者的具体表现,对体位选择加以更换,通常控制更换频率为1次/2小时。此外在固定时间对产后出血患者展开按摩处理,以将出血量显著减少。并且就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意义对产后出血患者加以讲解,以使其自身抵抗力获得显著加强[3]。

    1.2.3 对患者开展饮食护理工作

    就产后出血患者的饮食情况加以了解,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合理完成对应性饮食方案创建,合理将维生素摄入加强。

    1.2.4 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对于患者因为表现出产后出血症状,从而使得患者内心表现出紧张等系列不良情绪,对此为了确保护患之间护患关系可以良好创建,护理人员需要将沟通交流力度合理增加,并且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主诉认真倾听,之后具有针对性完成心理指导工作,最终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获得显著提高。

    1.2.5 对患者开展止血护理以及会阴部护理工作

    协助产后出血患者完成平卧位选择,将患者下肢合理抬高,完成靜脉通道创建后,合理进行血容量补充,并且对呼吸道通畅做出保证。依据医嘱,合理准备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展开静脉滴注工作,在对出血情况加以明确条件下,利用宫腔填塞纱布方法合理完成止血工作,之后准备抗生素展开感染预防工作。此外就会阴部护理的重要意义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指导,每日对患者的会阴进行擦洗,对于护垫更换频率加以控制,对床单干燥整洁做出保证,并且对应性做好保暖防寒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生活质量)组间比较以 形式完成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同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结果改善尤为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合理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主要于体位选择、环境介绍、心理干预、饮食指导、会阴部护理以及止血操作几方面完成对应性舒适指导干预,最终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临床合理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能够确保患者于心理、躯体、物质以及社会评分等方面获得改善,从而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获得双重提高,凸显舒适护理方法于产后出血护理工作开展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琴,李丽晶,杨广萍等.米索前列醇联合心理干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9(7):226-228.

    [2] 曾倩,杨晓红,宁立罚等.Bakri球囊预防与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1023-1024.

    [3] 杨丽君,赵云,林莹等.Bakri球囊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和子宫内翻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8):38-39., http://www.100md.com(燕珺)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