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当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慢阻肺病患40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护理期间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疾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复发率为5.0%,和乙组的25.0%比较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根据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关键词:心理特点;病情恢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
在呼吸系统疾病当中,慢阻肺具有高发病率,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损伤。现阶段,我国慢阻肺的发病率连年增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有着较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于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根据其心理特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阻肺的老年患者40例,入院时间介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之间。采取数字抽签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其中,甲组男11例,女9例;年龄为60-88岁,平均(69.3±4.2)歲;病程为4-25年,平均(13.6±3.7)年;病因为肺心病者,3例;支气管哮喘者,7例;肺气肿者,2例;慢性支气管炎者,8例。乙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60-87岁,平均(69.1±4.0)岁;病程为5-24年,平均(13.4±3.5)年;病因为肺心病者,2例;支气管哮喘者,8例;肺气肿者,1例;慢性支气管炎者,9例。所有患者入院时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排除精神疾病、严重心肾等器官功能病变患者。比较各组的病因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都予以常规护理,内容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疾病宣教;饮食护理。甲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详细如下:
(1)因老年患者在发病后受疾病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自卑、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预后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护士需要和患者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本院的环境、慢阻肺病机以及相关医务人员等,并及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以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的陌生与恐惧感。
(2)治疗期间,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采取个体亦或者是集体结合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担忧等不良情绪。将本院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向患者作出简单的介绍,促使患者树立起面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指导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比如:做深浅呼吸运动、聆听音乐以及和家人聊喜欢的话题等。
(3)将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教给患者,同时鼓励患者做一些适当的功能训练,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立即告知临床医师,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嘱咐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然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其制定一份科学的饮食计划。
1.3 评价指标
干预前/后,参考SDS和SAS评分标准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心理状态差。对患者施以6个月的随访,了解其疾病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通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甲组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乙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如表1。
2.2 复发率比较
随访发现,甲组1例疾病复发,占总比例的5.0%;乙组5例疾病复发,占总比例的25.0%。通过比较,甲组的复发率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X2=15.6863,P<0.05)。
3 讨论
我国近几年中的老年慢阻肺发病率显著升高,因本病具有病情易反复发作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可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力度。研究发现,患者入院时由于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害怕病情恶化亦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等,使得其精神处在一种抑郁、紧张的状态之中,从而产生了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增加了患者出现自卑心理的概率。另外,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使得患者和家人朋友分开,导致其情绪比较急躁,并且,长期治疗还会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负担,从而使其产生了消极情绪。对此,为能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其治疗期间对其辅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此研究结果表明,甲组的复发率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结合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予以其相应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其病情恢复,提高心理状态稳定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裴秀莲;;心理疗法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
[2]胡亚萍;;老年慢阻肺稳定期的社区管理及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3
[3]刘建华;;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6, 百拇医药(杨美廷)
关键词:心理特点;病情恢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
在呼吸系统疾病当中,慢阻肺具有高发病率,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损伤。现阶段,我国慢阻肺的发病率连年增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有着较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于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根据其心理特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阻肺的老年患者40例,入院时间介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之间。采取数字抽签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其中,甲组男11例,女9例;年龄为60-88岁,平均(69.3±4.2)歲;病程为4-25年,平均(13.6±3.7)年;病因为肺心病者,3例;支气管哮喘者,7例;肺气肿者,2例;慢性支气管炎者,8例。乙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60-87岁,平均(69.1±4.0)岁;病程为5-24年,平均(13.4±3.5)年;病因为肺心病者,2例;支气管哮喘者,8例;肺气肿者,1例;慢性支气管炎者,9例。所有患者入院时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排除精神疾病、严重心肾等器官功能病变患者。比较各组的病因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都予以常规护理,内容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疾病宣教;饮食护理。甲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详细如下:
(1)因老年患者在发病后受疾病以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自卑、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预后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护士需要和患者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详细介绍本院的环境、慢阻肺病机以及相关医务人员等,并及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以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的陌生与恐惧感。
(2)治疗期间,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采取个体亦或者是集体结合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担忧等不良情绪。将本院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向患者作出简单的介绍,促使患者树立起面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指导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比如:做深浅呼吸运动、聆听音乐以及和家人聊喜欢的话题等。
(3)将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教给患者,同时鼓励患者做一些适当的功能训练,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立即告知临床医师,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嘱咐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然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其制定一份科学的饮食计划。
1.3 评价指标
干预前/后,参考SDS和SAS评分标准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心理状态差。对患者施以6个月的随访,了解其疾病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通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甲组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乙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如表1。
2.2 复发率比较
随访发现,甲组1例疾病复发,占总比例的5.0%;乙组5例疾病复发,占总比例的25.0%。通过比较,甲组的复发率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X2=15.6863,P<0.05)。
3 讨论
我国近几年中的老年慢阻肺发病率显著升高,因本病具有病情易反复发作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可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力度。研究发现,患者入院时由于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害怕病情恶化亦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等,使得其精神处在一种抑郁、紧张的状态之中,从而产生了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增加了患者出现自卑心理的概率。另外,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使得患者和家人朋友分开,导致其情绪比较急躁,并且,长期治疗还会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负担,从而使其产生了消极情绪。对此,为能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其治疗期间对其辅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此研究结果表明,甲组的复发率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结合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予以其相应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其病情恢复,提高心理状态稳定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裴秀莲;;心理疗法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
[2]胡亚萍;;老年慢阻肺稳定期的社区管理及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3
[3]刘建华;;老年慢阻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6, 百拇医药(杨美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阻塞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