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
编号:13598200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健康前沿》 20185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腹腔镜组(34例)与开腹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O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给予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局部造成的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妊娠结局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高,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个体性激素分泌异常具有密切的联系,子宫肌瘤为激素依懒性肿瘤,在雌激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下可促使个体子宫平滑肌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1]。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手术为子宫肌瘤剔除术,近些年我国外科手术逐渐向微创手术发展,腹腔镜手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给予开腹手术治疗以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数据、治疗效果以及妊娠结局,从而论证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越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腹腔镜组34例患者年龄在26岁至37岁,中位年龄为(31.2±1.2)岁,术前平均妊娠次数为(2.4±0.2)次,有19例患者为单发子宫肌瘤,有15例患者为多发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直径在4cm至8cm,平均子宫肌瘤直径为(5.02±0.32)cm。开腹组34例患者年龄在25岁至38岁,中位年龄为(31.5±1.3)岁,术前平均妊娠次数为(2.5±0.2)次。两组患者年龄、术前平均妊娠次数、子宫肌瘤数量、子宫肌瘤直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直径超过2cm,且均有生育要求,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指症。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子宫疾病患者。(2)排除子宫肌瘤恶性癌变的患者。(3)排除合并代谢功能紊乱、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排除合并心脑血管以及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1.3.1腹腔镜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气管插管复合全麻后取取头低位,于患者腹部行四点穿刺,在患者脐上缘做1穿刺点建立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1mmHg至13 mmHg,而后分别于患者脐部、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各做一直径为5 mm的手术切口作为手术操作孔,在腹腔镜下探查患者盆腔内部脏器位置、子宫肌瘤位置、数量,而后于子宫肌瘤与肌壁交界部位注射适量缩宫素,分离子宫肌瘤并剥离瘤体,电凝止血后使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子宫切口,而后使用肌瘤旋切器取出子宫残余肌瘤组织,止血并冲洗术区,缝合切口。

    1.3.2开腹組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于患者下腹部做手术切口逐层分离腹部组织后进入患者腹腔,充分暴露患者盆腔肌瘤,直视观察子宫肌瘤位置、数量,切开肌瘤突出处肌层,锐性剥离子宫肌瘤,最后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个体子宫切口。

    1.4观察指标

    (1)观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手术数据。

    (2)观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体征均消失,未发现子宫肌瘤残留。有效: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残留,50%<子宫瘤体缩小<80%。无效: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体征未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残留,20%<子宫瘤体缩小<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3)观察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

    (4)观察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后黏连、术后感染、术后高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妊娠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手术数据,具体情况(见表1),腹腔镜组患者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开腹组。

    2.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2),腹腔镜组共有32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开腹组共有26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腹腔镜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

    2.4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为腹腔镜组1例患者术后黏连、1例患者术后感染、1例患者术后高热,共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开腹组2例患者术后黏连、3例患者术后感染、3例患者术后高热,共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X2检验,X2=5.203,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妇女生育能力,非手术治疗仅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侵入治疗对患者局部组织造成的创伤,但是其治疗时间长,副作用较多,长期用药可影响个体性激素分泌,且停药复发率较高[2]。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可有效保留个体生育能力的主要手术治疗手段,随着现在外科手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发展德尔重要方向之一[3]。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创口小,手术操作者在腹腔镜下观察患者宫腔、子宫肌瘤,可有效提高手术操作者临床操作准确性,降低子宫肌瘤剥离过程中对个体子宫壁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剔除子宫肌瘤,减少子宫肌瘤残余,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对提高患者术后妊娠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好、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本次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且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艳,马瑞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3-44.

    [2]程松.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术后妊娠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36-137.

    [3]赵丽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15):60-61.

    [4]贾纪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4(8):90-91., http://www.100md.com(雷晓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