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鼻咽喉创伤
编号:13582128
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应用规范疼痛评估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健康前沿》 201811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按照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将其分入不同的两组,即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基于规范疼痛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40例)。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1.12±0.37)分,对照组疼痛评分(2.46±0.64)分;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创伤患者在护理中采取规范疼痛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关键词:急诊创伤;护理;规范疼痛评估;应用效果

    疼痛指在情绪与感觉上存在的不愉快状态,其通常发生于正发生组织损伤或存在潜在组织损伤的患者中,作为第五大生命特征,疼痛愈加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当前大部分护理人员都缺乏疼痛的评估与处理能力,这使得疼痛治疗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而疼痛得不到减轻会影响到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1]。本文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试探究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按照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将其分入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基于规范疼痛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45.16±14.21)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岁~69岁,平均(45.13±14.0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氧气吸入,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及时使用止痛镇静药物。研究组基于规范疼痛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为文化程度、理解能力高且可正常进行语言沟通的患者采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由患者在标记有0~10分刻度的标尺上选择自身疼痛程度[2];为老人、儿童及无法语言沟通的患者以面部表情进行评分,具体标准见图1[3]。评估完毕,基于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护理,即:①0~3分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端正且对创伤疼痛的认识,疏导其焦虑、恐惧情绪,为其保持舒适体位,通过深呼吸等放松疗法缓解其疼痛;②4~6分患者可酌情使用非固醇类抗炎药或弱阿片类药物止痛,如肌注100mg盐酸曲马多;③7~10分患者需在疼痛难忍时为其及时使用非固醇类抗炎药或强阿片类药物止痛,如皮下注射10mg盐酸吗啡,效果不理想则酌情追加其他镇痛药物[4]。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使用科室内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封闭式调查,答案有满意、尚可、不满意三种,患者任选其一,选择完毕后上交答卷,由专人统计结果并计算总满意度:满意率+尚可率[5]。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从轻到重分别计0~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检验t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疼痛既可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使其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又可以引发生理功能紊乱,造成各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病情。对于急诊创伤患者而言,除了需要及时针对创伤进行治疗,还需要对其疼痛进行干预,以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其舒适度,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与生命体征稳定。而对于不同疼痛程度,临床需要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否则将会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甚至干预无效的情况。而相较于常规护理,规范疼痛评估针对文化程度、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疼痛评估方法,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鎮痛措施,进而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本文中研究组便是基于疼痛模拟评分法与面部表情评分法的评估结果为患者采取了非药物护理、弱镇痛护理、强镇痛护理三个等级的疼痛护理,结果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P<0.05)与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97.5%vs82.5%)可以证明这种三级镇痛模式的显著应用效果,其既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不恰当分配,可谓是非常的高效。

    结语:

    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中有着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护理人员可以基于规范疼痛评估效果开展针对性护理,为患者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从而使患者对临床护理更加满意,使急诊护理更加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素荣,沙俊英.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规范疼痛评估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232+234.

    [2]孔祥娥,林莎莎.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5):100-101.

    [3]黄利明,祝启亮,林阳妹.三级镇痛模式在急诊创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5):124-125.

    [4]敬杰.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5):244-245.

    [5]刘丽宇,黄春燕.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06):922-923., http://www.100md.com(田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鼻咽喉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