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813
编号:13578104
干燥综合征非传统诊断方式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健康前沿》 201813
     摘要: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现实价值。由于本病病因不明,分类诊断标准也未达到高度的统一,目前仍缺乏快速特异的单一检查项目。近年来,多方面研究发现抗涎腺导管抗体、B细胞活化因子、抗α胞衬抗体等检验指标,以及腮腺超声、腮腺MRI等影像表现,均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结合近十余年的文献,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新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诊断方式,进展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以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全身多脏器系统的受累。据 [1]北京协和医院在对万余人群的临床调查发现,本病的患病率为0.29%-0.77%,明显高于RA,在风湿免疫疾病中居首位。若只局限于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无明显系统受累,则预后尚好;若有重要脏器受累,或发展成为恶性淋巴瘤,则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具有现实意义。不同于以往的诊断方式,近些年诸多学者通过多方位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全新的诊断方法,对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抗涎腺导管抗体

    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是确诊SS的重要依据之一[2]。目前用于诊断SS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核抗体、抗ENA抗体、抗导管抗体等。其中SSA 及SSB 抗体被称为SS相关抗体,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