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92
编号:13568296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92
     摘要:临床上作为常见的治疗肿瘤的静脉治疗方法,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可以解决反复穿刺患者机体产生不适感问题的关键。值得关注的是,PICC置管阶段产生感染现象的几率非常高,所以一旦出现感染情况,将会给患者治疗效果带来不良的影响,就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因此,文中具体分析肿瘤患者PICC有关的感染因素,同时提出一定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当中,为患者提供化疗药物的方法是静脉给药,有些化疗药物将会对患者的静脉血管带来刺激,加上反复的穿刺,直接增加了患者化疗当中的疼痛感。肿瘤患者静脉治疗过程中使用PICC之后,PICC导管减轻了治疗当中静脉痛苦,避免展开反复穿刺,与此同时加大了PICC有关感染几率,如果出现感染,将会增加患者疼痛感,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所以一定要在临床的当中利用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PICC感染出现率。

    1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

    1.1操作经验

    正是因为护理工作人员的穿刺技术水平不高,无法熟练操作,反复展开穿刺将会对血管壁带来损伤、静脉选择不当、导管固定不当出现移动[1]的现象,这些都会加大感染的几率。

    1.2药物因素

    静脉输注脂肪乳、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等高浓度的液体,事实上就是非常好的细菌培养基,如果液体受到污染,那么就非常容易造成导管内部细菌不断繁殖出现感染。另外,长时间应用化疗药物、激素等刺激性的药物,就会非常容易产生血栓性静脉炎或者是管腔出现堵管的现象,从而增大感染的几率。

    1.3患者自身免疫力

    通常肿瘤患者免疫力不高,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免疫力更低,白细胞的数量不断下降,从而加大了感染出现几率。

    1.4置管时间

    PICC置管之后的24-48小时,导管周围会出现纤维蛋白鞘包绕[2],从而出现纤维膜,为病原菌的定植、繁殖以及迁移带来有利的条件,而且并不容易被抗生素或者是宿主吞噬细胞。所以置管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出现病原菌定植的现象,产生感染的几率就会更大。

    2护理对策

    2.1合理置管操作

    进行置管工作之前,先是需要消毒室内环境,确保置管环境的无菌效果。之后展开预处理导管的工作,冲洗导管过程中要使用肝素钠,同时也可以使用地塞米松稀释液,完成处理之后再展开置管操作,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出现几率。选择穿刺的血管过程中,首选的穿刺静脉是贵要静脉,主要是因为此静脉较直,而且比较粗,瓣膜少,若不能选择此静脉时,可以选择肘正中静脉[3]。选择这个静脉展开穿刺,要合理选择穿刺的位置,防止出现导管移位引发感染几率。

    2.2恰当的选择导管类型及置管时机

    选择导管类型要较为柔韧,具有非常高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防止出现返流的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率。选择导管型号之后,在适当的时机展开置管操作,减少有关感染的出现率,肿瘤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或者骨髓抑制期不适合展开置管操作。

    2.3药液输注护理

    护理人员一定要非常严谨的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身体反应情况,如果出现不适反应要及时上报给医生,及时处理。

    2.4充分正确封管处理

    静脉输液过程中,把PICC置管連接接头,接头外缘使用安尔碘来进行消毒,有效减少血液反流的出现率。静脉输液之后使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处置,之后注入浓度50-100u/ml的肝素液2ml展开封管处理[4]。

    2.5完善病情监护

    输液后,要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进行观察,对血常规以及提问变化进行检查,如果出现感染的征兆要及时的展开培养细菌,从而进一步明确感染,及时上报医生展开对症处理,同时将感染的原因进行排查,及时的提供干预。

    2.6加强术后管理

    做好患者的日常巡视的工作,留置导管过程中要密切的对患者的日常置管状态进行关注,防止对穿刺的位置产生压迫,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告诉患者置管当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风险事件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压力,叮嘱患者术后要多喝水,为患者介绍多喝水对病情恢复的作用,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3总结

    总之,对PICC置管操作与维护中,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降低置管感染出现率,缓解患者疼痛感,真正发挥出PICC置管的作用。一定要严格对PICC导管留置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选择正确的输液药物与方式,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加强预防PICC感染,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俞素琴.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9):139-141.

    [2]任银花.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6):90-91.

    [3]冯月清,吴伟仙,潘印,陈晓.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7):146-148+152.

    [4]孙丽华,孙萍,肖璐璐.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6,35(34):165-167., 百拇医药(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