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102例作为对象且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统计并发症,观察住院时间,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冠心病;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为了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102例患者且分成2组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102例作为对象且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29例男性,22例女性,最小6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8.1±5.62)岁。研究组,31例男性,20例女性,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69.8±5.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1)基础护理。发病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及耗氧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量,持续低流量氧疗,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过快增加心脏负荷。(2)疼痛护理。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冥想、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于部分剧烈疼痛患者,遵照医嘱,给予镇痛药,减轻患者痛苦。(3)心理疏导。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成功案例,鼓励支持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4)饮食指导。饮食方面,发病后,食用流质饮食,以吻合、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坚硬以及带骨带刺等食物,病情好转后,慢慢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食,多喝温水,预防便秘,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臟负荷,引起心脏不良事件。(5)并发症护理。护士加强病房巡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提前准备好可能用到的抢救物品及器械,一旦出现焦虑、心跳加速、冷汗及血压大幅波动等情况,警惕发生休克,若是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痰液呈粉红色泡沫状,需急救处理,防治心力衰竭。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行百分制,评分越高说明越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T值检验计量资料,X?值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
统计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即人们常说的“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心脏病【1】。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减少甚至中断,长时间处于心肌缺血状态下,容易引起心肌梗死。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且容易出现并发症,预后欠佳,增加了护理难度【2】。常规护理,属于被动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单一片面,且未将病人作为护理的主体,针对性不强,应用价值不高。预见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打破传统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指导护理实践【3】。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翻阅以往病历资料,记录常见并发症或不良事件,结合临床经验,综合分析患者实际病情与疾病特征,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5个方面着手,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总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冬梅.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70-3371.
[2]余娟,余丽娟,高娟.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13-15.
[3]胡潇,韩笑.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298-299., 百拇医药(文燕南)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冠心病;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为了探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102例患者且分成2组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102例作为对象且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29例男性,22例女性,最小6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8.1±5.62)岁。研究组,31例男性,20例女性,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69.8±5.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1)基础护理。发病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及耗氧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h出入量,持续低流量氧疗,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过快增加心脏负荷。(2)疼痛护理。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冥想、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对于部分剧烈疼痛患者,遵照医嘱,给予镇痛药,减轻患者痛苦。(3)心理疏导。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成功案例,鼓励支持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4)饮食指导。饮食方面,发病后,食用流质饮食,以吻合、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坚硬以及带骨带刺等食物,病情好转后,慢慢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食,多喝温水,预防便秘,防止因用力排便增加心臟负荷,引起心脏不良事件。(5)并发症护理。护士加强病房巡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提前准备好可能用到的抢救物品及器械,一旦出现焦虑、心跳加速、冷汗及血压大幅波动等情况,警惕发生休克,若是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痰液呈粉红色泡沫状,需急救处理,防治心力衰竭。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行百分制,评分越高说明越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T值检验计量资料,X?值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
统计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即人们常说的“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心脏病【1】。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减少甚至中断,长时间处于心肌缺血状态下,容易引起心肌梗死。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且容易出现并发症,预后欠佳,增加了护理难度【2】。常规护理,属于被动护理模式,护理内容单一片面,且未将病人作为护理的主体,针对性不强,应用价值不高。预见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打破传统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指导护理实践【3】。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翻阅以往病历资料,记录常见并发症或不良事件,结合临床经验,综合分析患者实际病情与疾病特征,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5个方面着手,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总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不仅可减少并发症,而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冬梅.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70-3371.
[2]余娟,余丽娟,高娟.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13-15.
[3]胡潇,韩笑.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298-299., 百拇医药(文燕南)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