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RGs的医疗服务效率评价的改进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CN-DRGs绩效评价体系仅仅使用消耗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价医疗服务效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每权重时间消耗与每权重费用消耗应用于医疗服务效率评价中,由于其具有表现形式直观,可以形成区域标杆值和与DRG组本身的资源消耗相联系等特点,弥补了原有医疗服务效率评价体系的不足,与原有评价体系相结合,可以更加直观、高效、客观地评价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
关键词:DRGs;医疗服务效率;消耗指数;每权重消耗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它以疾病诊断为主要分组依据,同时兼顾手术、操作以及患者年龄、并发症、伴随疾病等因素影响,既考虑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又考虑了医疗需要和医疗资源消耗量,将同质病例组合成组,同组病例可直接比较,不同组病例经过风险调整后也可进行比较[1]。基于这样的优势,卫生管理部门就可以在DRGs系统的帮助下,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较为可观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2]。
1 CN-DRGs评价体系中医疗效率评价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1.1 现阶段医疗效率评价方法
现阶段CN-DRGs的分析框架通过计算“治疗同类疾病医疗费用高低和住院时间长短”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其计算过程是通过对医疗费用的消耗和住院时间的消耗等资源消耗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来实现的。而把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经过DRGs标准化变换后,就构建出的两个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
利用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医院的绩效,如果计算值在1左右,表示改医院接近平均水平;小于1,表示医疗费用较低或住院时间较短;大于 1,表示医疗费用较高或住院时间较长。
1.2现阶段医疗效率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CN-DRGs应用系统中后续一直沿用这种指数算法来对医疗服务的效率进行评价。这种算法的实质是医院各DRG组平均费用/住院日与区域平均费用/住院日累计差异的一种表现,目前这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标准化效率指标采用指数与1进行比较的方式来展示结果,这使得医疗服务效率指标的表现形式变得过于抽象;
二是消耗指数的计算依据来源于每个DRG组的费用/时间消耗与区域标杆之间的比較,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将其与DRG组本身的资源消耗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对评价主体资源消耗总量情况缺少进一步的数据支撑。
2 医疗效率评价方法改进措施(重点突出提出的新的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的优势)
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在实际评价医院服务效率的过程中,提出了“每权重费用消耗”与“每权重住院日消耗”的概念,其具体含义为每产出一个同质的权重,消耗的费用和住院日,计算公式如下:
“每权重费用消耗”和“每权重住院日消耗”这两个指标可以有效的对医疗服务效率进行评价,也是对传统CN-DRGs评价体系中消耗指数的必要补充。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使用传统消耗指数与每权重消耗情况进行医疗效率评价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由于传统消耗指数是由医院内部所有DRG组消耗情况与出院患者数调整计算得出的,因此可能存在消耗指数较高,但每权重消耗情况较低,或者消耗指数较低,但每权重消耗情况较高的情况发生。
例如在实际的医院医疗效率评价工作中,对比A医院与B医院某一特定DRG组的医疗服务效率,两家医院的时间消耗指数与费用消耗指数如表1所示。
使用传统的CN-DRGs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较于B医院,A医院费用消耗更高而时间消耗更低。然而A医院该DRG组出院病人次均费用为78965.52元,B医院次均费用为110736.84元,B医院次均费用远高于A医院。
而使用每权重消耗费用与每权重消耗时间对两家医院该DRG组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消耗指数,使用每权重消耗情况进行医疗服务效率的评价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评价主体该DRG组的医疗服务效率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B医院每权重费用消耗高于A医院,每权重时间消耗低于B医院,结果与传统CN-DRGs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相反,但是更加客观,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3 结论
在服务效率评价中,消耗指数过高,代表存在过度的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投入,反映出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中存在不合理的资源消耗。而消耗指数过低,也并不意味着是运营良好的状态,这种低消耗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或产生医疗安全的隐患。
针对传统的CN-DRGs绩效评价体系仅仅使用消耗指数进行医疗机构服务效率评价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使用每权重费用消耗和每权重住院日消耗进行医疗效率评价,由于其具有表现形式直观,可以形成区域标杆值和与DRG组本身的资源消耗相联系等特点,将其与传统消耗指数相结合,可以更加直观、高效、客观地对医疗服务效率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简伟研,胡牧,张修梅. 诊断相关组(DRGs)的发展和应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1):817-820.
[2]刘颜,彭伟彬,肖平,陈宝欣.诊断相关组在我国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医院,2016,16(09):1351-1353+1356.
作者简介:周达,男,1983年7月,湖北省卫生计生信息中心(Hubei provinci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information center),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统计师,研究方向为卫生统计信息与医疗服务管理,邮箱:150992562@qq.com,邮编430000。, 百拇医药
关键词:DRGs;医疗服务效率;消耗指数;每权重消耗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是一种病例组合方式,它以疾病诊断为主要分组依据,同时兼顾手术、操作以及患者年龄、并发症、伴随疾病等因素影响,既考虑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又考虑了医疗需要和医疗资源消耗量,将同质病例组合成组,同组病例可直接比较,不同组病例经过风险调整后也可进行比较[1]。基于这样的优势,卫生管理部门就可以在DRGs系统的帮助下,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较为可观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2]。
1 CN-DRGs评价体系中医疗效率评价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1.1 现阶段医疗效率评价方法
现阶段CN-DRGs的分析框架通过计算“治疗同类疾病医疗费用高低和住院时间长短”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其计算过程是通过对医疗费用的消耗和住院时间的消耗等资源消耗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来实现的。而把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经过DRGs标准化变换后,就构建出的两个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
利用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医院的绩效,如果计算值在1左右,表示改医院接近平均水平;小于1,表示医疗费用较低或住院时间较短;大于 1,表示医疗费用较高或住院时间较长。
1.2现阶段医疗效率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CN-DRGs应用系统中后续一直沿用这种指数算法来对医疗服务的效率进行评价。这种算法的实质是医院各DRG组平均费用/住院日与区域平均费用/住院日累计差异的一种表现,目前这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标准化效率指标采用指数与1进行比较的方式来展示结果,这使得医疗服务效率指标的表现形式变得过于抽象;
二是消耗指数的计算依据来源于每个DRG组的费用/时间消耗与区域标杆之间的比較,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将其与DRG组本身的资源消耗联系起来,这就使得对评价主体资源消耗总量情况缺少进一步的数据支撑。
2 医疗效率评价方法改进措施(重点突出提出的新的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的优势)
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在实际评价医院服务效率的过程中,提出了“每权重费用消耗”与“每权重住院日消耗”的概念,其具体含义为每产出一个同质的权重,消耗的费用和住院日,计算公式如下:
“每权重费用消耗”和“每权重住院日消耗”这两个指标可以有效的对医疗服务效率进行评价,也是对传统CN-DRGs评价体系中消耗指数的必要补充。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使用传统消耗指数与每权重消耗情况进行医疗效率评价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由于传统消耗指数是由医院内部所有DRG组消耗情况与出院患者数调整计算得出的,因此可能存在消耗指数较高,但每权重消耗情况较低,或者消耗指数较低,但每权重消耗情况较高的情况发生。
例如在实际的医院医疗效率评价工作中,对比A医院与B医院某一特定DRG组的医疗服务效率,两家医院的时间消耗指数与费用消耗指数如表1所示。
使用传统的CN-DRGs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较于B医院,A医院费用消耗更高而时间消耗更低。然而A医院该DRG组出院病人次均费用为78965.52元,B医院次均费用为110736.84元,B医院次均费用远高于A医院。
而使用每权重消耗费用与每权重消耗时间对两家医院该DRG组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消耗指数,使用每权重消耗情况进行医疗服务效率的评价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评价主体该DRG组的医疗服务效率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B医院每权重费用消耗高于A医院,每权重时间消耗低于B医院,结果与传统CN-DRGs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相反,但是更加客观,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3 结论
在服务效率评价中,消耗指数过高,代表存在过度的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投入,反映出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中存在不合理的资源消耗。而消耗指数过低,也并不意味着是运营良好的状态,这种低消耗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或产生医疗安全的隐患。
针对传统的CN-DRGs绩效评价体系仅仅使用消耗指数进行医疗机构服务效率评价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使用每权重费用消耗和每权重住院日消耗进行医疗效率评价,由于其具有表现形式直观,可以形成区域标杆值和与DRG组本身的资源消耗相联系等特点,将其与传统消耗指数相结合,可以更加直观、高效、客观地对医疗服务效率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简伟研,胡牧,张修梅. 诊断相关组(DRGs)的发展和应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1):817-820.
[2]刘颜,彭伟彬,肖平,陈宝欣.诊断相关组在我国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医院,2016,16(09):1351-1353+1356.
作者简介:周达,男,1983年7月,湖北省卫生计生信息中心(Hubei provinci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information center),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统计师,研究方向为卫生统计信息与医疗服务管理,邮箱:150992562@qq.com,邮编43000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