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639334
“打点滴”学问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22日 新民晚报 2013.07.22
    

    进入盛夏以来,各大医院迎来就诊高峰,尤其是门急诊输液室里静脉输液人满为患。静脉输液俗称“打点滴”“吊盐水”,在接受静脉输液时,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真正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呢?

    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的输液现状是普遍存在输液过度。中国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输液导致的死亡人数在39万人以上。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的输液为不必要输液。输液微粒通过输液带入人体,长期积累于肺、肝、肾、毛细血管中,造成微血栓、肺纤维化、肉芽肿。

    如果必需输液,选择输液工具很有讲究。很多患者在门急诊一般采用一次性静脉针,快速方便点滴完即刻拔除。大多数住院患者采用留置针,有效期3―5天,大多数针会在2―3天后发生堵塞、脱出血管等情况,就没法再用了,要重新扎。对于肿瘤科、放疗科、老年科、外科肠外营养的患者,建议使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即导管从胳膊肘处的静脉穿刺,在静脉中沿血流一直前行到上腔静脉处,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输液方式。

    无论采用哪种输液工具,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输液速度,不可盲目求快。老人、儿童、心肺功能差者,输液宜慢;输注5%GNS(糖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高渗液,或者输注氯化钾不宜过快;呕吐、腹泻、烧伤及休克的患者,补液速度宜快。

    当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患者的浅静脉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泛红、肿胀、疼痛,这就是常见的静脉炎。遇到这种情况要和护士沟通给予及时处理。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抬高患肢;95%酒精或50%的硫酸镁湿敷手臂;静脉外用药喜疗妥软膏涂抹等。

    如输液时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发冷发抖等输液反应,在及时呼叫医务人员的同时,家属或患者本人立即关闭输液开关。

    王琼(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护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