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妇女报》 > 2014.03.31
编号:8483
别让雾霾污染你的心灵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31日 中国妇女报 2014.03.31
     上周又是北京连续严重雾霾的一周,中午12点照样出门散步,发微信说“去霾里探探”,感觉有点像2003年非典时期,而耳边响起的是与当时情形相当合拍的一首歌《云朵单车》。

    “拥挤的路上怎么能自由呼吸,让我的歌唱不要挣扎在空气里,其实我只想做一片云朵而已,在天上飘来飘去,自己有自己的美丽。曾经的云朵单车,孤独地一个人骑,哪怕戴上面具也同样传染受伤的空气……”

    听到“受伤的空气”几个字,我突然好想落泪。连续多天的雾霾,天空总是阴沉沉的,空气中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怪味,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防毒面具”,而人们的惶恐心理也似乎到了某个极限。朋友圈有人说:“难道我们就这样等死吗?!”还有人言:“这样的天气,人发疯一点儿也不奇怪……”

    我们有多久没看到蓝天白云了?如今连自由呼吸都成了问题。而受伤的何止是我们?那些路边的树,地上的小草,空中的小鸟不也同样承受着雾霾的伤害吗?
, http://www.100md.com
    面对这样的遭遇,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被雾霾”,是替罪羔羊。所以微信、微博上充斥着“抱怨的狂潮”,泛滥着“恐惧的泡沫”,怨气、怒气、戾气硝烟弥漫。如此这般,恐怕真的是“传染了受伤的空气”呢。

    前一阵,于丹的一条微博也成了众矢之的,遭遇万箭齐发的结果。她只不过说了:“少出门,关上门窗,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不让雾霾进到心里”,这句话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心灵鸡汤,而是提醒我们活在当下,别被恐惧吓倒。不接受既成事实,盲目指责、抱怨甚至怒骂只能让现实变得更匪夷所思。而所有的改变都基于接受,然后是痛定思痛的改变。

    记得那时上海画家李小争发了一幅他的油画作品《常青藤》,画面有呼之欲出的清新雅致,就像雾霾天气突然袭来一股“醉清风”。他还写道:绝不抱怨,行智当前!我立刻转发了这条微博。我说:抱怨只能让雾霾更深!是的,抱怨是弱者的行为,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 百拇医药
    说实在的,在这场类似非典的灾难性天气里,我们看到了人们的恐惧、焦虑,还看到了“万众一心”的“受害者情结”。心理学认为,有“受害者情结”的人,是无法对自己生命负全责的人。如此类推,“环境受害者情结”,是否是缺乏“环境责任感”的表现?答案是肯定的。

    在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环境“受害者情结”与集体责任》一文中,作者写道:“当飓风‘桑迪’侵袭时,居住在美国东海岸的家庭被称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在最近英国洪水暴发期间也是如此。环境变化被认为是一种我们所有人都被动遭受(而非主动影响)的东西。这种‘受害者情结’正不断蔓延,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代痼疾。”而美国罗格斯大学人类学家休斯一语中的道:“受害者情结”越来越成为人类推脱责任的统一借口。

    在我们的意识里,环境是环境,我是我,环境与我是分离的。而事实是:你就是环境,环境即是你。自然环境的恶化、灾难天气的频发,的确是人类崇尚消费主义,偏执地追求经济总量而不顾及环境成本等为所欲为行为的恶果。埋怨、指责,甚至移民他国都无济于事,只有自我赎罪,重整山河。
, 百拇医药
    华德福教育专家约翰内斯博士在《康复大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语:“如今地球似乎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推动与人类的对话。它让我们频繁地遭受龙卷风、洪水、森林大火、地震、暴雪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必须付出代价……”

    雾霾天气的确是在提醒我们重新认识——人、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认知世间万物及其存在环境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依存;面对自然我们应怀敬畏之心,“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重立生态人文观,公平合理可持续地享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

    “一个个体在无法改变政治和经济的状况下,仍然持有一分力量,为大地的康复有所作为。” 约翰内斯博士如是说。

    那些天中午,雾霾中的天空虽然没有“云朵单车”,我却在低头间发现了今春那些悄然开放的迎春花。(胡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