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其实也很美
■ 胡杨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他找来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7岁孩子进行一个心理测验。汤姆来自一个贫穷家庭,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安迪则是一个富裕家庭的独子。
心理学家拿出一幅漫画,画里一只小兔子正在餐桌边哭泣,兔子妈妈板着脸站在一旁。心理学家让两个孩子回答同一个问题:小兔子为什么哭泣?
汤姆说:“小兔子哭,是因为他没有吃饱,但是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哭?还不是因为他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而兔妈妈强迫他非吃下去不可!”
同一个画面里哭泣的兔子,在“吃饱”和“没有吃饱”的问题上,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至于小兔子为什么哭泣,我们无法确定,也许只有小兔子自己知道吧。
, 百拇医药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个人历史的局限,而真相是超越个人历史的。
也许你对以下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了。
孩子问:妈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母亲答:好人(或者坏人)!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教育。比如小时候看电影,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电影里好人与坏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扮相。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非黑即白、旗帜鲜明的二元对立思维“害苦”了我们。因为过早、轻易地进行了是非判断,挡住了太多的真实与真相。因此我们渐渐成为一个思维僵化、行为刻板的“木偶”。
举个例子说明:当我们遇到一个人,首先就开始了喜欢、不喜欢、好与坏的判断,然后就是带着这种判断去接触他人。以至于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也许我们根本不得而知。
, 百拇医药
的确,我们一直都是靠着概念、判断和逻辑来生活的,而这些所谓的“见识”大多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父母的教导。也就是说,我们一直都是透过概念、判断和逻辑来认识世界的,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遇见的人更是千面娇娃,而正是惯性甚至是僵化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让我们与可爱的世界、可爱的人擦肩而过。隔膜、对立和矛盾通常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今还记得,某天先生对我说,在我们社区论坛上看到一个“坛友”发了自己在寺庙里禅修的照片,结果不少“坛友”认为:他不过是自己把自己送入一座监狱,还自得其乐呢。
说这话的“坛友”有个基本逻辑,那就是“寺庙如同监狱”。
这是真的吗?真正住进监狱里的是谁?我看是那些内心存有“监狱概念”的人吧。因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这件事情跟小朋友回答“小兔子为什么哭泣”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成年人的自以为是更坚定,也更可笑罢了。
, http://www.100md.com
“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无限地复制这样的行为而不自知,还以此为乐。
很多事情不确定,是因为我们真的——无法确定!因为任何一种判断都来自我们有限的认知,那只是一鳞半爪,而非全部事实。
我就看过一篇小文,题目是《真不幸,你看到的是删节版》。文章说的是:作者和初恋女友一起看电影,期间女友去了趟厕所,回来后很是惊愕:怎么那个老实厚道的男主人公会遭人殴打报复?
他告诉女友,那是因为她错过了一些情节——这个男人夺人妻并致使其怀孕……
由此他感慨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产生这样的误判,这通常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不仅如此,我们经常是在人物、事件刚刚“出场”的时候,就“判刑”了。很多时候,我们通常只看了一些“片花”就匆匆忙忙对电影下了结论。
, 百拇医药
的确,我们看到的不但是“删节版的电影”,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推理版的电影”、甚至“想象版的电影”。也就是说:“多数人不具备看完整版的能力,我们无法看到过去,无法看到未来,即使现在,我们也无法看到全部,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
所以《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的作者拜伦·凯蒂说:“‘不知道’才是真知道。”
我个人的感觉是,活着活着,对以往“很确定”的事情,不那么“确定”了。当然,这种“不确定”,不会带来紧张和不知所措,而是跨越自我栅栏之后的解脱,是迈入更广阔空间的喜悦。
其实,“不确定”,很美。, 百拇医药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他找来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7岁孩子进行一个心理测验。汤姆来自一个贫穷家庭,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安迪则是一个富裕家庭的独子。
心理学家拿出一幅漫画,画里一只小兔子正在餐桌边哭泣,兔子妈妈板着脸站在一旁。心理学家让两个孩子回答同一个问题:小兔子为什么哭泣?
汤姆说:“小兔子哭,是因为他没有吃饱,但是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哭?还不是因为他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而兔妈妈强迫他非吃下去不可!”
同一个画面里哭泣的兔子,在“吃饱”和“没有吃饱”的问题上,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至于小兔子为什么哭泣,我们无法确定,也许只有小兔子自己知道吧。
, 百拇医药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个人历史的局限,而真相是超越个人历史的。
也许你对以下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了。
孩子问:妈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母亲答:好人(或者坏人)!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教育。比如小时候看电影,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电影里好人与坏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扮相。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非黑即白、旗帜鲜明的二元对立思维“害苦”了我们。因为过早、轻易地进行了是非判断,挡住了太多的真实与真相。因此我们渐渐成为一个思维僵化、行为刻板的“木偶”。
举个例子说明:当我们遇到一个人,首先就开始了喜欢、不喜欢、好与坏的判断,然后就是带着这种判断去接触他人。以至于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也许我们根本不得而知。
, 百拇医药
的确,我们一直都是靠着概念、判断和逻辑来生活的,而这些所谓的“见识”大多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父母的教导。也就是说,我们一直都是透过概念、判断和逻辑来认识世界的,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千变万化,我们遇见的人更是千面娇娃,而正是惯性甚至是僵化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让我们与可爱的世界、可爱的人擦肩而过。隔膜、对立和矛盾通常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今还记得,某天先生对我说,在我们社区论坛上看到一个“坛友”发了自己在寺庙里禅修的照片,结果不少“坛友”认为:他不过是自己把自己送入一座监狱,还自得其乐呢。
说这话的“坛友”有个基本逻辑,那就是“寺庙如同监狱”。
这是真的吗?真正住进监狱里的是谁?我看是那些内心存有“监狱概念”的人吧。因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这件事情跟小朋友回答“小兔子为什么哭泣”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成年人的自以为是更坚定,也更可笑罢了。
, http://www.100md.com
“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无限地复制这样的行为而不自知,还以此为乐。
很多事情不确定,是因为我们真的——无法确定!因为任何一种判断都来自我们有限的认知,那只是一鳞半爪,而非全部事实。
我就看过一篇小文,题目是《真不幸,你看到的是删节版》。文章说的是:作者和初恋女友一起看电影,期间女友去了趟厕所,回来后很是惊愕:怎么那个老实厚道的男主人公会遭人殴打报复?
他告诉女友,那是因为她错过了一些情节——这个男人夺人妻并致使其怀孕……
由此他感慨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产生这样的误判,这通常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不仅如此,我们经常是在人物、事件刚刚“出场”的时候,就“判刑”了。很多时候,我们通常只看了一些“片花”就匆匆忙忙对电影下了结论。
, 百拇医药
的确,我们看到的不但是“删节版的电影”,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推理版的电影”、甚至“想象版的电影”。也就是说:“多数人不具备看完整版的能力,我们无法看到过去,无法看到未来,即使现在,我们也无法看到全部,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
所以《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的作者拜伦·凯蒂说:“‘不知道’才是真知道。”
我个人的感觉是,活着活着,对以往“很确定”的事情,不那么“确定”了。当然,这种“不确定”,不会带来紧张和不知所措,而是跨越自我栅栏之后的解脱,是迈入更广阔空间的喜悦。
其实,“不确定”,很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