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妇女报》 > 2015.02.02
编号:10134
健康教育亟须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日 中国妇女报 2015.02.02
     ■ 张田勘

    教育部近日规定,各中小学校要每周安排0.5课时或每两周1课时开设健康教育课,但这宝贵的时间却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而且,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师资能力也相对薄弱,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老师,而是由生物老师或体育老师兼职代课。

    没有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老师,国人从中小学起就缺少了健康知识,结果便是健商低下。健商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对健康的态度,也是指一个人已具备和应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

    由于从小没有健康教育,中国的孩子和成人在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方面都有缺陷,这在孩子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膳食结构不平衡,偏食、挑食,运动少等。一项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小学生偏爱快餐、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食物,而哪些食物更有营养,他们也一无所知。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目前,全国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达到8%,而一些地区的中小学生肥胖率更是超过二成。2011-2012学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检测结果显示,全市中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达到20.74%,六年级学生肥胖率高达25.7%。

    又如,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近视)的检出率高达62.14%,调查发现,多数孩子近视的原因不是因为学习过于用功,主要是沉溺于游戏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和上网等,让眼睛不堪重负。如果健康教育成为必修课,孩子们就会懂得每玩一小时游戏就应当休息10分钟,而且每天体育活动2.5小时也可以减少近视的发生。

    与国外相比,中国孩子的健康教育更是一块短板。很多发达国家早就开设了小学生健康课或食育课。例如,英国所有学校都要参与由英国卫生部专门拨款设立的“英国食品两星期”课程,专职老师会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非健康食品及其对身体的危害。德国政府也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一种培养中小学生健康饮食习惯的体验式教育“公共厨房”课程。日本小学有“家政课”,教师会专门讲述各种蔬菜、肉类等的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并让孩子们自己进行烹饪体验。

    由于中国中小学没有相应的课程,孩子们得不到应有的从饮食到锻炼的健康知识和能力,因而不仅导致孩子们肥胖、近视等短期和直接的健康危害,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埋下了疾病和不健康的隐患。

    因此,让健康教育课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已迫在眉睫。,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