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妇女报》 > 2016.03.14
编号:12252
20年扎根边疆,坚守妇幼保健最基层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4日 中国妇女报 2016.03.14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医师吴世兰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明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全师共有11个农牧团场,有汉、哈、维、蒙古族等十几个民族近7万人在广袤的土地上戍边、维稳、生产、生活。

    吴世兰,是第九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妇幼保健医师,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兵团二代,从事妇幼保健工作近20年,坚守职责,全心全意地为垦区各民族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着保障。

    约定的采访时间已过,但吴世兰大夫还是不能脱身接受采访。她一会儿给初次怀孕的新婚夫妻建母婴保健卡,一会儿给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进行产检……在第九师,专职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只有吴大夫一人,她既要负责全师11个团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工作的检查督导,又要负责师直机关孕产妇及儿童的保健,为他们做产前检查、产后保健。
, 百拇医药
    等到终于有空坐下来,吴世兰大夫又几乎令记者“绝望”。吴大夫说:“我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主要是有一份责任,把患者当朋友一样待,微笑着为她们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她们有什么话才能对你讲。”“在手术上,比我优秀的大夫有很多,我的手术只能算初级,很平常,没有什么好谈的。”“冒着狂风暴雪去家访的事情太多了,不用详谈了。”

    对吴世兰的专访虽然遇到了“阻力”,但对吴医生丈夫赵东宾和她的病人的采访却取得了突破,吴医生的形象逐渐变得立体。

    1964年,吴世兰的父母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吴世兰就出生在第九师163团3连。酷爱读书的她最初的理想是到新华书店当一名营业员,但1991年从石河子卫校妇幼保健专业毕业后,吴世兰就回到了她的出生地——163团,成为一名妇产科大夫,1995年兼任团妇幼保健工作。2006年,通过考试,成为第九师疾控中心的妇幼卫生保健专职医生。

    在兵团,最稀缺的就是人才。吴世兰虽然是妇产科医生,但计生、妇幼、门诊等多项工作她都要做,一个人要干三四个人的活儿,还得值夜班。既使有孕在身,也得坚持。
, 百拇医药
    1999年6月的一天深夜,已经怀孕三四个月的吴世兰被敲门声惊醒,来人说他怀孕的妻子突然腹中巨痛。吴世兰赶快赶到病人家中,当即诊断孕妇是宫外孕,马上叫了一辆出租车,亲自陪病人到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做了宫外孕手术,孕妇的生命终于保住了。

    长期超负荷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吴世兰患上了妊高症,但她依然坚持工作。她说,163团卫生院妇产科只有她一人,她休息就意味着工作的停滞。临近11月,出差回来的丈夫发现吴世兰不断出现短暂失明,而且腿上一按就是一个坑,强行把她拉到第九师医院。经检查,吴世兰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当即做了剖腹产,7个月大的女婴在保温箱里只待了一天便夭折了。好在处置及时,吴大夫的命被保住了。

    至此,记者才明白吴世兰那句“如果一个母亲或孩子死了,这个家庭不就败了吗”的含义和份量,也明白了她为什么对孕妇、对婴儿、对生命倾注了那么多的热情和关爱。

    吴世兰曾经的病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吴大夫对孕产妇可好了,处处为大家考虑,亲切的就像是一家人。记者特地跟随吴世兰到100多公里外的165团4连进行了一次入户随访,哈萨克族妇女张勒汗抱出自己的儿子给吴大夫看,吴大夫曾手把手地教她如何正确母乳喂养;怀孕7个月的蒙古族妇女吐帝科看见吴大夫像是看到了久别的亲人,吴大夫叮嘱她,快到大雪封山了,一定要提早到塔城待产……

    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兵团妇幼保健医生的故事,但这平凡中却不乏对妇幼健康的那份执着和坚守,默默无闻中时时闪耀着救死扶伤的伟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