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后,才活出精彩自己
—一一位抗癌女性的“葫芦丝”生活
王健教学员学习葫芦丝表演。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茹希佳 文/图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我将和全体学员举办一场‘童心飞扬’葫芦丝师生专场音乐会,我们为此已准备了一年,我们将把葫芦丝的魅力展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 “金陵健春”葫芦丝协会创始人、56岁的王健,7年前,因为乳腺癌手术康复的需要,提前从南京电瓷厂病退回家休养,如今正快乐享受着她的音乐人生。她庆幸地说:“这个病不仅没把我打垮,反而让我活出了自己,重拾了少年时的梦想。”
与病魔抗争, 入老年大学学习
王健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3个弟妹,“小时候,我拉过一段时间二胡,但父母觉得学乐器花时间、浪费钱,像我们那样的家庭消费不起,作为家里的长女,不得不把对文艺的爱好深埋在心底。”王健回忆起隐忍的童年,眼睑低垂。
, 百拇医药
童年时对艺术的渴望并未随着岁月的冲刷逐渐淡去,“直到我48岁乳腺癌手术放、化疗过后,我在江苏省老年女子大学里,重燃了我年幼时的艺术梦想。”王健的嗓音提高了8度,眼神放光。
2010年9月,乳腺癌手术后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散步,王健无意间走进了家附近的江苏省老年女子大学,看见招生简章上声乐、舞蹈、书法、美术各种兴趣课程一应俱全,每个学期的课程不过200多元钱,暗自窃喜的王健一口气报了4个兴趣班,“不要整天想着病痛,让自己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才不亏待自己死里逃生过一次。”
吹奏葫芦丝,重拾童年梦想
在老年大学的声乐班和舞蹈班学习期间,王健结交了许多老年朋友,“他们个个身体康健,精力充沛,跟他们在一起,我仿佛也精神焕发,越活越年轻了。”
2011年,老年大学开设了一门新课程——“葫芦丝”吹奏,王健报了名。“因为小时候有过拉二胡的基础,我识谱,学起来很快,没多久,我就疯狂地爱上了这个乐器,每天吹不满两个小时,我就感觉有事没做完,心里不踏实。”
, 百拇医药
《月光下的凤尾竹》《沂蒙情深》《映山红》这些名曲,让王健吹奏起来如痴如醉,莫名的成就感触发她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愿望,“从最初一把葫芦丝到后来买了8把葫芦丝,从只能吹奏C调、F调的曲目扩展到能够吹奏小F调、大D调的曲目,感觉每天的生活都精彩纷呈。”王健提到葫芦丝就兴味盎然。短短两年时间,王健就通过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葫芦丝十级考核,并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从学员变老师,创办葫芦丝协会
2014年春,在老年大学教“葫芦丝”的尹老师突然因病去世,在学员们的强力推荐下,王健被推上了“葫芦丝”班老师的位置,“角色的转换,让我倍感压力,立马停掉了自己喜欢的其他科目,一心扑在了‘葫芦丝’的练习和教学上。”
每周一、二、三、五都有课,周四和业余时间还要备课,组织学员们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比上班时忙多了,但越忙精神越足。”她的家人也无条件地支持,在网上下载、打印、复印曲谱给学员练习,没有一句怨言。
王健还和她的好友刘丽春成立了“金陵健春”葫芦丝协会,如今,加入协会的会员有100多人。每逢节庆,协会都会受邀走进社区、街道、老年公寓慰问演出,悠长婉转的葫芦丝乐音伴随着一群“老小孩”的吹奏飘进大街小巷,久久回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