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6621
遵循三大目标 药物仍为首选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新民晚报 2019.04.15
    

    得了帕金森病应该怎么治?国际上对于帕金森病治疗,公认有三大目标,即控制运动症状、预防运动并发症和改善非运动症状。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强调: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全面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药物治疗是首选,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此外还要配合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与照料。

    抗“帕”关键

    早诊早治 专病专治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发病率为1.7%,每年新增病例10万人。除了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典型表现外,帕金森病大多起病隐匿,进程缓慢,确诊时间漫长,非常容易被忽视,有的仅表现为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据了解,国外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1年内就能及时就诊,而中国有接近15%的患者甚至在患病2年以上才去医院就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振国教授指出,帕金森病早诊早治,并且到开设帕金森专病门诊的医院就诊,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为了方便帕金森病患者找到身边的专病门诊,中国帕金森联盟携手帕友网共同打造了国内首个“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帕金森专病门诊为患者开辟了一体化服务通道,将有助于患者接受跨学科的、规范长期的疾病治疗和管理,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本市三十余家医院均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
, 百拇医药
    刘振国教授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患者人群的“一保二控”治疗策略,也就是老年患者服药要足够用量,确保剂量,充分利用好药物起效的“蜜月期”,从而改善症状,保证生活质量;年轻患者病程相对长,在评估药物剂末现象和异动症风险的基础上谨慎用药,控制剂量。最新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也强调“立足当前、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因此,目前的治疗理念在考虑患者现有生活能力改善的前提下,更关注远期生活能力的改善,争取在与帕金森病的“持久战”中取得胜利。

    知“帕”不怕

    “蜜月期”后考虑手术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一知半解,因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这是医生最担心的事,医生最希望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海军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负责人、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胡小吾教授指出,帕友在面对治疗时常常会误入两种极端:有些患者在确诊后,不愿意及时吃药,主观上认为拖延用药时间可以延缓药物的耐药性。其实,帕金森病在早中期,服药效果较好,如果不用药,病情还是照常发展;到晚期,再去服药,效果也不好了。另一种极端的患者则是一心求快拼命吃药,只要感觉自己症状加重后便自行加药,初期自己的僵硬、迟缓等症状会有所改善,但不久就会由不动变为多动的异动症,还会伴随低血压、幻觉等副作用,导致远期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
, 百拇医药
    帕金森病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患者不要指望看一次门诊,就能把一辈子吃的药都定下来。医生会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病人至少一季度要到门诊随访一次。

    经过大约3-5年药物治疗后,过半数的患者就会出现异动症和症状波动等难以克服的运动障碍并发症。此时许多患者仍会抱着换一种药物再试试的心理,期待还能与新药物再创“蜜月”,直到每一个药物都尝试失败后,才无奈选择手术治疗。这种做法不仅影响生活,还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一旦药物蜜月期消失,就应考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需注意的是,明显认知下降、严重幻觉、频繁跌倒、长期卧床、药效基本消失等晚期病人,不能手术,手术也无济于事。

    胡小吾教授介绍,这里的手术指的是脑起搏器治疗。脑起搏器治疗有严格的适用人群。临床发现,脑起搏器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人的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有效减少服药剂量及药物副作用,显著提高活动能力。这种技术在国内外已经相当成熟,长海医院开展该项手术20年,成功治疗近1400例患者。 魏立 图TP,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