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353081
医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职业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7日 保健时报 第1060期
     ——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栾文忠教授

    受访专家:栾文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 年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薛庆澄教授推荐来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并为人民医院创建了神经外科。同年在国内首创“大脑皮层静脉显微吻合”技术,解决了静脉回流问题。1985 年和1988 年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学习显微神经外科。198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神经病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证书。1991年获得国家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专业擅长:显微神经外科、颅底肿瘤、侵袭性巨大垂体瘤、微垂体腺瘤、脑干肿瘤
, 百拇医药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前不久,78 岁高龄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栾文忠教授荣获了2015 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终身成就奖”。据了解,该奖项代表了神经外科医师的最高荣誉。被问及获奖感想,栾教授笑着说:“之前都是我给别人颁奖,这次是别人给我颁奖,有点儿兴奋。但扪心自问,何德何能? 惭愧惭愧,哈哈!我只不过是办了点自己应该办的事而已。”

    初出茅庐 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 回顾50 多年的从医生涯,栾教授认为自己的得意之笔有二,其一是参与编修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他说:“我是咱们中国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神经病学版块的主编,那时我还很年轻。20 世纪80年代,我国正在策划一部和世界知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齐名的图书。当时为了选拔各个版块的编写者,于是就召集全国各地各领域专家进行笔试,给每个应试者出几个词条来编写,我很有幸被选上了,之后就开始负责整个神经外科和部分神经病学的词条编写工作。当时我觉得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于是就请我的老师、神经外科泰斗薛庆澄教授为我把关。我负责的这部分,初稿完成后总共十几万字,薛教授就给我逐字逐句地修改润色。定稿之后,我跟编辑部反映,一定要把薛庆澄这三个字署在编委会成员名单里。结果你猜薛教授怎么说? 他说:‘我就是个来帮忙的,只署你名字就够了。’咱们以往形容老师,都说老师是‘甘当人梯’,我觉得用这四个字形容薛教授再合适不过。他是幕后英雄,让我非常感动。”
, 百拇医药
    在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过程中,栾教授不仅得到了恩师薛庆澄教授的大力支持,还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医学大家吴阶平院士,并加入其团队。栾教授回忆道:“我当时是神经病学版块的主编,那时候才40 多岁。有一次编辑部开会,大家一看,怎么来了这么一个年轻的面孔?这是谁?之后,担任现代医学卷主编的吴阶平院士就给大家介绍我。和吴院士的相识,缘于我上学时经常给他写信、请教问题,所以他对我印象颇深。后来我们神经外科成立之后,我们的科训也是吴院士题写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我觉得我有幸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这部书是一个系统反映我国科技、人文各种领域的前无古人的著作。当年的编辑部就在安定门外一个破旧的小平房里,那时的人们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这么一部集大成、划时代的力作。从1983年现代医学卷开始策划到1993 年整部书正式出版,真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

    恩师举荐 组建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百拇医药
    如果说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的编写是栾教授的第一个得意之笔,那么第二个则是创立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他介绍道:“上世纪80 年代以前,北京医科大学(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所有的附属医院都没有神经外科。不过5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但那是苏联帮着建的,苏联专家撤走之后就不存在了。80 年代初,北京医科大学就邀请当时在天津医科大学任教的北医老校友薛庆澄教授帮助北医附属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经过几次辗转,薛教授把我从石家庄调到了北京。之后我在薛教授的帮助下,建立了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我是第一任科主任。

    “其实,中国神经外科的根基就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当年,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人关颂韬先生,他原来是协和医院的,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控制了协和医院,之后他就来到了人民医院的前身—— 北平中央医院,就是现在人民医院的东院区。我以前还看过他上世纪30 年代发表的论文呢。”

    突破创新 首创大脑皮层静脉显微吻合术
, 百拇医药
    介绍完之前的两项成就,栾教授轻轻抿了口茶水,记者随即问道:“之前查资料了解到,您还在1984 年首创大脑皮层静脉显微吻合术,这也应该算是您的另一项成就吧?”栾教授笑着说:“呵呵,这也可以勉强算一个吧。”

    他拿起一个开颅后的颅骨模型,以拳头表示大脑,向记者讲解道:“大脑皮层静脉显微吻合术俗称静脉搭桥,以往脑血管手术很容易出现血液回流不畅、回流阻塞的现象,最后引起坏死,导致瘫痪甚至死亡。我当时就想,能不能发明一项技术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经过多次实践,最后终于解决了脑部血液回流不畅的问题。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临床应用。简单说,这就是让静脉血另辟蹊径,绕道而行,最后流回心脏,形成循环。”

    接着,栾教授又介绍了他的另外两项研究成果:“除了静脉搭桥外,还有一个是磁共振波谱分析。以往患者颅内长了增生物,为了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不得不开颅检查。而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就可以不用开颅,直接判断增生物的性质,做到提前明确诊断,对鉴别诊断也颇有裨益。另外,颅内长增生物会使颅压增高,导致患者有死亡的危险。以往测定颅内压,是要在颅骨上开个小洞,把仪器探进去。于是我与其他教授合作,开展无创监测颅压的课题,还跟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合作,用数学模型的手段来达到无创测压的目的。目前动物实验完成了,很成功;但临床上,只有部分患者适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 百拇医药
    发挥余热参与支边,给中央写信反映问题

    栾教授退休之后的2001~2009年,也就是他63~71 岁时,曾连续7 次主动加入支援贫困地区医疗队,进行支边工作。“我先后去过巴彦淖尔、呼伦贝尔、乌兰浩特、遵义和西双版纳等地。2010 年我还要参加,当时人事处都给我报上名了,而后来医院党委开会,说栾大夫都72 岁了,就别让他去了。之后我服从组织安排,就没去。哈哈!”栾教授笑着说。

    接着他又讲起了参与支边时的一次难忘经历:“2007 年,从内蒙古和遵义回来之后,我就考虑到一个问题:1965 年,毛主席曾经发表‘ 六二六指示’,指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然而42 年过去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并不少见。于是,2007 年我就给中央写信,当时中央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不到一周我就收到了回复。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新农合政策的推动下,之前信里反映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目前农民到当地指定医院看病的报销比例已经到了70% 。在那封信上,我同时还谈了一些对中医的看法,那几年反对中医之风盛行,我就想,西医来到中国也就百余年历史,然而之前数千年,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全都靠的是中医中药,有历史和实践证明,凭什么就说中医是伪科学?”
, 百拇医药
    古稀入党医生大器晚成,没有退休概念

    “没有!”问及医生是否有退休的概念,栾教授用洪亮的嗓音果断地回答道。他说:“医生根本没有退休的概念。目前像我这么大岁数还天天上班的人可能没几个了。医生属于大器晚成的职业。我们现在讲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本身就包含经验。尤其是外科大夫,如果没有多年的手术经验和一次次失败的教训,是锻炼不成好大夫的。前些日子,本院有个脑脓肿病例,我就跟接诊的医生说:‘当心这是肿瘤脑转移。’接诊医生说,抽出来的全是脓液,而且有气味,就认定是脑脓肿。结果过了几天,检查报告出来了,确实是肿瘤脑转移。因为20 多年前我就写过相关文章探讨这个问题。肿瘤生长非常迅速,之后会发生中心坏死、液化,很容易和脑脓肿相混淆,造成误诊。

    “我觉得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如果知识只进不出,就太可惜了,要把它发挥出来才行。”2013 年,已是古稀之年的栾教授实现了他的入党夙愿。他说:“我申请入党不为名利,虽然岁数大了,但信念未变,共产主义就是我一生的追求。共产党让我一个农村孩子上了大学,成为一名人民的医生,成为名牌大学的教授、博导。现在我岁数大了,思想也成熟了。回想我一生走过的路,没有一步不是党培养的、党教导的,成为中共党员,是一个重要选择,我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待。”, 百拇医药(记者 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