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信息
编号:13355359
母婴店是育儿谣言重灾区:小心掉入母婴店的五个大坑!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4日 保健时报 第1167期
     指导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 鲍秀兰

    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院长 崔玉涛

    丁香诊所儿科主治医师 王秋华

    朋友也算是一知识分子,聊起育儿经,那真是“头头是道”:

    孩子瘦弱、头发发黄,缺钙;

    孩子手上总长倒刺,缺锌;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要加奶粉;……

    比起这些“育儿谣言”,更让我诧异的是,这些信息竟然来自家门口的母婴店。据了解,类似朋友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他们不少还与母婴店的导购互加好友,天天经受惊悚营销资讯的“洗脑”,买一些根本不需要或无效的产品。
, 百拇医药
    母婴店和一些药店,可谓是育儿谣言的集散地。为防止更多家长不小心入坑,本期特梳理出母婴店及相关机构的五大套路。

    套路1:微量元素检测

    微量元素,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困扰着爸爸妈妈:微量元素检测要不要做?怎样测量才准确?微量元素该不该补?

    在不少母婴店门口的宣传海报上,都有免费检测微量元素的项目。而进店之后,只是简单地夹一下手指头、验一下头发或者尿液,就能得知孩子究竟缺少哪些微量元素。这种检测方式真的有效吗?微量元素检测真的靠谱吗?

    ♥ 非诊疗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卫计委2013年已叫停
, 百拇医药
    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家卫计委就发出通知,禁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儿童开展非诊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同时强调,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 盲目补充,会导致营养失衡

    盲目补充微量元素,不但对宝宝身体无益,还很容易“顾此失彼”。比如,给宝宝补钙一段时候后,发现宝宝又缺铁或锌了。原因并不是宝宝摄入的食物中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量少了,而是钙的吸收能力太强,干扰了铁和锌的吸收。

    因此,不要轻易给宝宝补充微量元素,如果被确诊确实存在某种微量元素缺乏,也要记得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按量服用补充剂。而对于日常营养均衡的宝宝来说,额外补充是没有必要的,关键是注重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

    套路2:儿童天赋基因检测
, 百拇医药
    最近,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一些号称发现儿童天赋优势的基因检测在家长圈中广为流行。只需要一口唾沫或一管血的样本,便能发现孩子是否具有运动天赋、音乐天赋、舞蹈天赋等。甚至连一些母婴店,也打出天赋基因检测的广告。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张宏冰在接受采访时说:“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天赋基因’检测并不靠谱,涉嫌坑蒙拐骗、炒作概念。”张宏冰称,“天赋基因”检测是根据基因的关联分析得出,而关联分析只表明非常轻微的可能性。检测机构把它扩大化,把似是而非的东西变成事实,变成了各种“天赋基因”,比如音乐基因、美术基因等。

    事实上,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蒋慧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现在很多所谓的天赋基因检测,我觉得是绝对不能做的。这个完全是误导或者误用信息。
, 百拇医药
    从儿童教育角度,这类检测一是容易给孩子们早早地贴上标签,干预孩子们的自由成长;二是可能导致过度医疗和其他并发症。

    套路3:骨密度检测

    在不少母婴店,只要一看到孩子头发稀黄,就会建议家长做骨密度检测或者直接推荐补钙产品。而不少宝妈甚至会定期带宝宝去做骨密度检测,只要数值一低,就觉得孩子缺钙,担心影响孩子身高。

    ♥ 儿童检测骨密度无实际意义

    骨密度反映的是骨骼“单位面积”里矿物质的含量,主要用于判断骨骼强度,从而预测骨折风险或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检测骨密度可以研究骨骼衰老程度,及时发现骨骼病变,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问题。

    但对于儿童来说,骨密度检测没有实际意义。一方面,国际上并没有儿童骨密度测量的标准数值。另一方面,成人骨密度低,说明骨骼可能缺钙;而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婴幼儿,骨密度低却是生长旺盛的体现。

    ♥ 骨密度低下是宝宝生长旺盛的表现

    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骨骼正在拉长变粗,骨密度低是正常的。只有骨骼出现空隙,亦即相对低下的骨密度,才能使更多钙质沉积在骨骼中。骨密度低不是缺钙,而恰恰是宝宝生长旺盛的表现。

    只要均衡饮食,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再补充 400IU 的维生素 D,就无需担心缺钙。正常情况下,宝宝不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 百拇医药
    套路4:食物过敏原检测

    随着大家对过敏问题越来越关注,一个极端的苗头开始出现:过度滥用食物过敏原测试,导致家长错误地给孩子停止食用某些食物,人为地造成偏食和营养摄入不足。

    ♥ 药店和母婴店千奇百怪的检测方式

    有的药店会采用一个“神奇”的仪器,只需在孩子身上比划几下就可以出一个过敏原报告;还有些是使用棉签在身上擦拭,然后放进某个“神秘”的检测设备里。这种所谓的检测基本可以认为是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实际意义的。

    ♥ IgG过敏检测会出现50%~60%的错误概率
, 百拇医药
    g E 测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测试,但准确度不高,单看测试结果无法准确判断过敏原。

    所以美国免疫学学会(AAAAI)对于 Ig E 过敏原检测有这样一句提示:皮肤和血液测试都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也就是说,检测结果很可能对患者并不过敏的食物进行了误报。而错误的比例,美国食物过敏研究与教育组织FARE的结论是50%~60%。

    ♥ 食物过敏最有效的检测方式

    食物过敏最有效的检测方式,是观察孩子本身的过敏症状。如果孩子接触了某种食物之后出现过敏症状,那么对这种食材过敏的可能性就很高,再用皮肤或者验血的方式确认一下就好了。

    如果对过敏原是什么食物没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也可以先做一个过敏原测试来帮助医生评估过敏的可能性,医生可以根据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排除。

    套路5:母婴店导购加微信好友

    不少妈妈去母婴店消费时,都会有导购前来加微信,其理由是:有特价和优惠信息会第一时间告知!

    然后,他们就会用错误百出的谣言来轰炸你的朋友圈,试图引起恐慌,借机销售产品。比如,7岁以下儿童不宜喝纯牛奶,容易肾结石。

    要想避免陷入这些套路,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话,母婴店并非获取靠谱育婴知识的最佳场所。还是通过其他科学途径获取,如专业讲座、经过权威检验的育儿图书、公众号等,同时保持足够的理性和思考力。 (李璐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