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三成50 岁以上女性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影响居民健康最常见的骨骼性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导致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情况,致残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和照护成本。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其中,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40~49 岁人群低骨量率为32.9%,50 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达32.1%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张勇介绍,此次调查抽样选取了北京、山西、吉林等11个省份的44个县(区)作为调查点。调查采用了多阶段复杂抽样设计,骨密度测量采用国际公认的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器。调查获得的中国人峰值骨量数据为基准,按照国际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即骨密度降低程度达到或超过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均值2.5 个标准差时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计算患病情况。
, 百拇医药
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则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水平与各国差异不大,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
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知晓率仅为11.7%
“由于低骨量状态和骨质疏松症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加之公众对骨质疏松症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公众在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患病,而延误了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有利时机。”张勇表示,公众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率较低是导致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也较低,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也仅为7.0%。而在2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2.8%,50岁以上人群检测的比例也仅为3.7%。
, 百拇医药
另外,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质疏松症检测诊断能力不足,也影响低骨量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期发现。
青少年时期就应开始预防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人体中‘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说,从这个角度看,预防骨质疏松,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以获得最佳骨量峰值。
夏维波强调,从婴儿到青少年时期是促进骨骼生长、建立骨骼健康习惯的关键阶段。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提高基础骨量积累,获得较好的骨量峰值,维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骨量峰值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能否达到遗传决定的最大骨量主要依赖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足够的钙摄入、体育锻炼以及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同时,还应关注儿童期常见的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
, 百拇医药
食补是补钙首选,坚持户外运动和日照
提起骨质疏松,首先想到的是补钙,如今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吃钙片、钙剂的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或者治疗骨质疏松症。夏维波表示,补充钙片、钙剂或许有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还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均衡饮食,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保持合理蛋白质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于2013 年提出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8~49 岁人群800 毫克/天,50 岁以上人群1000 毫克/天,孕早期妇女800 毫克/天,孕中、晚期和哺乳期妇女1000 毫克/天。就普通人来说,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即可满足钙需求,适当多吃奶及奶制品,同时多吃绿色蔬菜、坚果、粗粮杂粮。
其次是足量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利用,维持肌力,改善平衡功能。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形成。因此建议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日照,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
第三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碳酸饮料可降低钙吸收,大量咖啡因摄入与骨量成负相关。吸烟和大量饮酒精可以加速骨量丢失,导致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因此应适当减少碳酸饮料和咖啡摄入量,避免嗜烟、酗酒。另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记者 董超)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其中,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40~49 岁人群低骨量率为32.9%,50 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达32.1%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张勇介绍,此次调查抽样选取了北京、山西、吉林等11个省份的44个县(区)作为调查点。调查采用了多阶段复杂抽样设计,骨密度测量采用国际公认的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器。调查获得的中国人峰值骨量数据为基准,按照国际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即骨密度降低程度达到或超过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均值2.5 个标准差时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计算患病情况。
, 百拇医药
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则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水平与各国差异不大,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
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知晓率仅为11.7%
“由于低骨量状态和骨质疏松症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加之公众对骨质疏松症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公众在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患病,而延误了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有利时机。”张勇表示,公众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率较低是导致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也较低,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也仅为7.0%。而在2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2.8%,50岁以上人群检测的比例也仅为3.7%。
, 百拇医药
另外,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质疏松症检测诊断能力不足,也影响低骨量人群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期发现。
青少年时期就应开始预防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人体中‘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说,从这个角度看,预防骨质疏松,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以获得最佳骨量峰值。
夏维波强调,从婴儿到青少年时期是促进骨骼生长、建立骨骼健康习惯的关键阶段。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提高基础骨量积累,获得较好的骨量峰值,维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骨量峰值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能否达到遗传决定的最大骨量主要依赖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足够的钙摄入、体育锻炼以及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同时,还应关注儿童期常见的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
, 百拇医药
食补是补钙首选,坚持户外运动和日照
提起骨质疏松,首先想到的是补钙,如今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吃钙片、钙剂的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或者治疗骨质疏松症。夏维波表示,补充钙片、钙剂或许有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还是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均衡饮食,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保持合理蛋白质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于2013 年提出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8~49 岁人群800 毫克/天,50 岁以上人群1000 毫克/天,孕早期妇女800 毫克/天,孕中、晚期和哺乳期妇女1000 毫克/天。就普通人来说,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即可满足钙需求,适当多吃奶及奶制品,同时多吃绿色蔬菜、坚果、粗粮杂粮。
其次是足量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利用,维持肌力,改善平衡功能。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形成。因此建议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日照,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
第三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碳酸饮料可降低钙吸收,大量咖啡因摄入与骨量成负相关。吸烟和大量饮酒精可以加速骨量丢失,导致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因此应适当减少碳酸饮料和咖啡摄入量,避免嗜烟、酗酒。另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 http://www.100md.com(记者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