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掌门人”:文化遗产如何重塑生活
俯瞰紫禁城
时报特稿
编者按:在前不久举办的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遗产重塑生活”分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应邀作主题报告。他回顾了几代故宫人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和最近几年里的一些发展举措,幽默生动地阐述了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遗产资源如何渗入和重塑生活的方方面面。征得作者同意,本报拟分9次将这篇报告刊出,敬请读者朋友垂注。
这个地方是紫禁城,今天叫故宫博物院,我们工作于此。长期以来,我们都对人们说一些“世界之最”:这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世界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收藏了世界最多的中国文物,同时也是来访量最多的一个博物馆。我们一直都这么说。
, 百拇医药
但今天,在“重塑生活”的语境下,我们在反思:这些重要吗?其实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说你的馆舍大,但70%的面积都挂了一个牌——“非开放区,观众免进”;如果你说你的藏品多,但99%的藏品都在库房里,人们看不见;如果你说你的观众多,但80%的观众进馆之后,都目不斜视往前走,只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皇帝躺在什么地方,皇帝的御花园什么样,就出去了,那就不是一个真正能够融入人们生活、重塑生活的博物馆。
什么是重塑人们生活的博物馆呢?就是把文化资源多大限度地融入了人们生活,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所以我们这些年开始对故宫空间进行研究,扩大开放。5年前紫禁城的开放面积占30%;2014年终于达到52%;2015年超过了65%;去年开放到了76%。这3年每年十多个百分点的速度往前走。大部分空间开放,意味着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这需要做一些功课,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希望在5年以后能开放超过80%。
首先,我们要把现在还没有修好、不能开放的5.1万平方米的古建筑修好,实现对外开放。
, 百拇医药
第二,我们要对员工进行重新规整。故宫现有1500名员工,其中一半左右每天要跟古建筑、文物藏品打交道,他们要留在故宫里面。跟器物、可移动文物打交道的员工集中在我们的地下库房、文物医院附近;古建筑保护修缮研究的员工集中在东边;和观众安全、服务、开放有关的部门集中在北面。院长、副院长带队,率领另一半不是每天必须和文物打交道的员工,搬出紫禁城。
同时,要搬出去的是我们员工的830辆私家车。这会引起很多人不满意,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公共博物馆不能当私人停车场,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未来3年,这一整改必须到位。
过去紫禁城的门前广场是商业化的广场,卖全国的小商品,跟故宫文化没有关系。我们进行了清理,广场重新变得清新、庄重、典雅、干净。
过去人们买票就是一个拓展训练的过程,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能挤到窗口,进门还得排三个队:验票、安检、存包。我们加大售票的力度,30个窗口每天全开,只有迪士尼的窗口能和我们媲美。加上60%的观众是网上预约,于是我们可以承诺,人们到故宫博物院三分钟就可以买到票,这样游客心情就好,体力就好。
, http://www.100md.com
过去,这么大一个门前广场没有一个凳子、一把椅子,很不友好。所有人都要席地而坐休息,当时最好的座就是树坑。现在我们设立了1200人能坐下的有尊严的休息空间。
过去进入故宫博物院的时候是不平等的,买票的观众1500万人是走两边的小门,贵宾走中间的大道,甚至还可以开车进去,凭什么?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日本的皇宫都是开放的,但从来不允许任何人开车进去,就连我们的总理去也不能开车进去。所以奥朗德总统来的时候我们客气地把大门关上了。从那以后我们中间的门任何车辆都不许开进去。但是,中间没有安检,一个东北来的老大爷说:我一辈子就来一次故宫,就得从中间进去,要像皇帝一样。这时候就只能劝说大爷,您不能当皇帝,因为中间没有安检机。现在,我们把3个门都打开了,无差别对待,一下子通畅多了。
过去安检是这样的:安检员站在栏杆里面,观众从3个缝进去,怕人跑了似的。安检机堵了半个门洞,验票、安检都排队。今天我们把它们都打开了。我们讨论:究竟是以管理者方便为中心,还是以服务对象——观众方便为中心?如果是后者,一切都应该改变,很多都可以变化,能重塑生活空间。
过去广场就是这样,5年前人们挤在这验票、安检、存包,大喇叭不断地广播:“您家的孩子找到了,到哪儿去领”。今天变成这样了,人们买到票,排队有序地进去,从买票到进入,一刻钟保证可以完成。
进去以后就高兴吗?也不高兴,太麻烦了。首先是找不到北,标识、通知、公告堆了一堆,需要看的时候,哪都没有。都到太和殿了,还和别人打听:“太和殿往哪个方向走?”所以我们竖了495块标识,凡是被问过路的地方都要竖标识,这是人们所需要的,往东边、西边、前面走有什么展览和活动。要不断地改正,并且有电子标识,手机可以连接。
(连载一 倪瑞锋整理), 百拇医药(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