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7.10.27
编号:1322
故宫文物医院:“治病救文物”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7日 科普时报 2017.10.27
     故宫“掌门人”谈遗产如何重塑生活(4)

    符望阁董诰山水贴落修复前后

    河南上蔡郭庄楚墓出土升鼎修复前后

    故宫博物院建立了文物医院——全世界第一所文物医院。我们拿出了361米长的一组古建筑,配置了200名文物医生。世界各大博物馆最多只有四五十名文物医生,我们200名,为什么呢?60%是进行分析、检测、探伤这些科学研究的,研究报告出来以后才开始修。我们是对外开放的,公众需要有知情权,他们应该知道我们怎么对待文物,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来修复文物。所以我们对外开放,观众可以预约参观,和专家对话,这样观众有了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

    我们这些设备和修复现场有了更好的条件,这些建筑构件、器物都可以在检测好的情况下再开始进行修复。比如这件青铜器是商代的,我们要首先知道它是什么年代的,什么地方出土,历代在它身上叠加了什么信息,它的合金比例是什么,它今天得了什么病,它的有害锈属于哪一种,详细诊断以后我们的文物修复专家才能进行预防性的保护甚至抢救性的保护。

    为此,我们购置了成套的设备,比如分子结构分析的设备,三维打印的设备,热性能、物理性能的设备,这是最贵的一台,文物用的CT机,也是体量最大的,热场发射的电镜系统,造纸纺织联用纤维分析仪,高精度可移动实体显微镜,大样品室X光线荧光能谱仪和荧光扫描系统,100多台新的设备加入进去以后,我们的文物修复、保护如虎添翼。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故宫的古书画修复本来就是世界技术最好的,多少代人传承。但是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我们在修乾隆花园,乾隆花园有一个最高的建筑叫符望阁,符望阁里面有一面墙,墙上有一幅大画。但这幅画70年前战争的时候堆落下去了,我们的老员工把它收起来,包起来,准备以后再修复。现在要修了,打开一看碎成上千片,我们就在计算机的辅助下,用了3个月时间拼对起来了,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修复了,才知道原来它是清朝非常著名的学者董诰——《石渠宝笈》著录人员——画的一幅作品。

    有一件青铜器出土的时候已经碎了200多片了,没办法研究。但是在无损探伤的设备之下居然在这块大的铜锈下面发现了20多字的铭文,原来它是两千年前春秋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鼎,我们把它修好了。

    下次谈谈,故宫究竟有多少件文物?

    (倪瑞锋整理。清华同衡规划研究院供稿), http://www.100md.com(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