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8.01.12
编号:1839
我以诗作赞科魁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2日 科普时报 2018.01.12
    

    硕果累累

    刘咏梅 摄

    青诗白话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王泽山、侯云德两位老院士亲自颁奖,表示祝贺和敬意。

    我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北京理工大学学的火工烟火技术专业,毕业后曾长期留校工作,与同为兄弟院校的南京理工大学来往密切,对该校火炸药专业著名专家教授可谓耳熟能详。王泽山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为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奠基人。他长期从事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研究,发明的低温感技术显著提升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他还研究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获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 http://www.100md.com
    今年已83岁高龄的王泽山自诩为“80后”,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欣闻王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不禁喜出望外,特赋诗一首,以表由衷祝贺:“王者从来自刚强,泽被军工卫国防。山岳丰碑耸科技,赞誉攻关八零郎。”

    与王泽山同获殊荣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侯云德。89岁的侯云德院士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奠基人。他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并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率领团队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起重大传染病疫情,目前还担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师。诗赞侯云德院士,我自然责无旁贷:“侯牧疾控重预防,云被苍生却毒顽,德技双馨科苑范,强国健民屹东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科技工作者个人,至今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而我至少和其中的六七位科技魁首打过交道。
, 百拇医药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长期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曾主持研制成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均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国产雷达赢得世界声誉。他还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主持研制成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王小谟院士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雷达专业,是我的同校学长。1995年学校筹备成立董事会时,我曾陪同党委书记、校长拜访过他,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当时会见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主持研制的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中国的预警机由此也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仰望学长,山高水长,谨作小诗,以表敬意:“献身雷达织天网,碧海红波筑铜墙。创新争先夺第一,预警战机卫国防。”

    谢家麟院士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他曾领导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使中国高能物理研究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
, http://www.100md.com
    我任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副主编时,谢家麟院士曾为“卷首语”栏目亲笔撰文“自主创新,路在何方——兼谈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培养”。他强调,“倡导自主创新,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呼吁,“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质量,应该设立审核各培养单位博士生质量的专门机构”。这篇文章观点新颖,文字犀利、切中时弊,但思维跳跃,行文过于简洁,缺乏连贯性,我在编辑时对文字作了必要的润色。谢先生审阅后,专门回信对我表示感谢,谦逊作风、长者风范,令人感动。

    2016年2月20日,谢家麟院士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就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刚把一颗国际编号为32928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谢家麟星”。惊闻噩耗,不胜悲伤,作诗一首,以示哀悼:“殚精竭虑事高能,加速对撞觅粒踪。微观世界探规律,不朽精神耀太空。”, 百拇医药(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