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科书中的 历史“活”起来
穿越回到工业革命时代
科技创新,近年来成为高频热词,建设科技强国更成为国家战略;历史,每个中国人都对它耳熟能详。但将科技和历史结合起来,在我国却是一个不太普及、甚至稍显冷僻的词语。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打造的一档全新科学节目《解码科技史》即将上线。这档节目将讲述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故事。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档以科技史为主体内容的科学节目。
其实,科技史中的许多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砸中牛顿脑袋的苹果、瓦特家烧开水的大壶、雷雨天放风筝的富兰克林、鲜花广场上布鲁诺的火刑柱……这些科学家的小故事通过教科书的流传,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这些故事潜移默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大科学家走上科学道路的启蒙,往往就是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小故事。
, http://www.100md.com
《解码科技史》的选题策划正是从这些我们熟悉的科学小故事出发,选取公众熟悉的、广泛流传的科学史内容进行重新解读,寻找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视角,发掘出这些事件背后你并不了解的有意思的细节和故事。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真的是受到开水壶的启发吗?富兰克林雨天放风筝不怕被电死吗?万有引力的发现难道就是一个苹果砸人脑袋那么简单?
《解码科技史》制片人冯其器表示,节目正是以科学史上的一些传奇故事为切入点,试图为观众展现出故事背后,那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波澜壮阔的历程。节目将挖掘科技发展历程中最有趣、最接地气、最能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情感共鸣的内容,以独特的视角、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科技的发展历程、科学家的喜怒哀乐、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促进公众真正理解科学。由此来实现从“科学小故事”到“科技史”的升华。
但一味地讲述科学知识未免有些枯燥,如何能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活泼生动、引人入胜;让数百年前的科学人物栩栩如生,一直是科学普及类节目的难点和痛点。科学知识讲多了,则不免内容枯燥不吸引人;讲得太少,又会过度娱乐化,形式大于内容。《解码科技史》的主创团队在大量观摩国内外各种节目样态、反复研讨论证后,确定了新颖的节目样态,打造独特的科普表达方式:
, 百拇医药
节目希望能让观众“边聊边玩边看”,努力营造轻松有趣开放的氛围。
“聊”:每期节目围绕主题拆解出层层递进的三到四个问题,通过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专家解答、大家再讨论的互动模式层层展开话题。
“玩”:演播室现场展示难得一见的科学古董、操作简单有趣的经典科学实验。
“看”:节目中穿插生动活泼的外景体验类短片和对科学进行趣味解读的动画。
冯其器介绍,节目对展现科学史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创新的表达。首先在历史部分,面对只有文字和图片却又没有纪实视频资料的困难,节目组尝试了MG动画、手绘、主讲人讲述多种手段。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叙生平经历,用MG动画;叙科技历程,用手绘形式;讲异闻故事,多由主讲人娓娓道来。多种可视化的历史表达,让节目生动新颖但不失严谨权威。
, http://www.100md.com
其次,在解析科学原理上有所突破。国内外以往动画、道具、解说的方式都缺乏新意,在《解码科技史》中栏目组逐渐摸索,采用增加互动性的实验,告别了以往用道具简单的进行演示、我做你看、我说你听的单线传输知识。而是增加了嘉宾互动参与感,现场体验。在内容上细分了实验类型:原理实验,复原古代发明实验、类比实验,每一种实验都设计了它的功能作用。
考虑到青少年是科学普及的主要对象,节目在众多实验中,还特别设计了启发青少年用各种科学方法自己解题的科学验证实验。晦涩难懂的科学史、科学原理经过思考和动手变得生动有趣,把青少年教科书的上相关的教育内容转化成了科学实践活动。此举不仅极大激发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也获得了一致好评。相信节目播出后,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来。
解码科技史,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 百拇医药(科普时报记者 尹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