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8.06.15
编号:2799
“黄石模式”的历史渊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5日 科普时报 2018.06.15
    

    公元1802年,西点军校在美国正式建立。

    这一年,也是拿破仑下定决心要为法兰西共和国而终生献身,当时的中国不少人正为捍卫自己能继续保持有磕头的权利不懈努力着;这一年,大清的满洲总督玉德向皇帝上书说:“为了减轻士兵使用武器的重量,请求皇帝看能不能把鸟枪上的准星给取掉”;这一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学徒健康道德法》;也是这一年,美国的杜邦公司从法国进口了专门用于制造黑色炸药的机器;这一年,第一个正式的幼儿教育机构成立。

    时隔70年后的1872年的3月1日,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建立,正式命名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公园”。公园成立时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好让人们方便地去那里旅游、欣赏和消费,这也是为什么,黄石公园发展到后来竟一举成为了被全世界模仿的“黄石模式”。

    “黄石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限制人类的存在,这与我们习惯上对“公园”的概念理解上是不一样的。当时的人们对这个只注重保护自然而不是游客的项目非常反感,提出过许多批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模式的确是可以有效地起到对它们的保护作用。黄石公园的创办者之一的朱利安·赫胥黎,在1960年作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顾问在东非进行考察。他回到伦敦后就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3篇文章来警告英国公众,赫胥黎在文章中说:“如果人们仍然还是抱着传统打猎的习惯和游戏,继续去破坏野生动物们的栖息地,那么该地区的野生物种在20年内就将毁灭殆尽”。

    他的文章立即在英国引起了积极地反响和轰动,人们普遍开始认识到了自然保护已经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了,很快赫胥黎就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有了对自然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的意愿后,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就成立了。在为了保护非洲的一些自然项目和物种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已经考虑到了人的一些习惯因素会对自然和野生动物造成伤害,于是就毅然决然地采用了“黄石模式”。

    从此,世界上就有了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恩戈罗恩戈罗国家公园保护区(坦桑尼亚),启动和支持这个项目的也就是后来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野生动物基金会”,今天在世界上通用的简称就是“WWF”。, 百拇医药(康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