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败之地
□ 叶李华
谈科论幻话创意
我们不止一次提到科学精神在科幻中的重要性,甚至将它比喻为支撑建筑物的钢骨。不过科学精神只是抽象的概念,想要在科幻创作中真正派上用场,它必须转化为两三个具体的原则,而首要原则就是推论必须尽可能周全,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错误示范
就严谨度而言,科幻中的幻想科学绝对比不上正统科学,但至少不能出现太明显的矛盾或不合理,更要避免明显抵触已知的科学,“尽可能周全”正是这个意思。让我们先看看几个显然违背科学的推论:
1.数学家发现圆周率其实是有理数──抵触了早已拥有严格证明的数学定理。
, 百拇医药
2.物理学家制造出低于绝对零度的温度──这种“温度”根本毫无意义。
3.化学家发现原子序等于0.5的元素──等于说那种元素只有半个质子。
4.天文学家发现一颗200亿岁的恒星──居然比宇宙更老。
5.月球上发生大爆炸,巨响一路传到地球──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递。
6.根据碳14定年,某尊玉像至少有4000年历史──玉石中没有碳元素。
然后,再看看几个自相矛盾或不合理的例子:
1.某人利用神准的预知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
2.一台无所不知且有问必答的电脑──请它设计一个自己答不出的问题吧。
, 百拇医药
3.隐形人拥有正常视力──根据简单的光学原理,隐形人一定是盲人。
4.生物学家发现1纳米宽的球状微生物──其中的原子太少,无法出现生命现象。
5.外星人为了抢夺叶绿素而侵略地球──人类早就能合成叶绿素,有能力从事恒星际旅行的外星人居然做不到?
6.外星人来到地球后,才知道宇宙中有磁场这种东西──电与磁是一体两面,他们既然有本事飞来地球,不可能只知有电不知有磁,更不可能对电磁现象一无所知。
●正确示范
1.在一颗虚构的行星上,“人类”对黑暗有着莫名的恐惧,因为他们头上有6个太阳此起彼落,让这个文明永远沐浴在阳光下。这篇名为《夜归》的小说是阿西莫夫的成名作,发表于1941年,根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六日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谁也不敢断言机率等于零。
, 百拇医药
2.克拉克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宗教与神的意象,虽然大多点到为止,《星》这部短篇小说却属于少数例外。故事的主轴是探寻“伯利恒之星”的真相,而答案居然是“上帝”引爆了一颗超新星!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视为科幻,是因为伯利恒之星的真面目至今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怀疑它全然是宗教传说,因此无论克拉克如何设想答案,基本上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3.《少数派报告》这部电影的核心元素是“利用预知能力预防犯罪”,乍看之下这个设定伴随着先天的矛盾,然而在故事进行中,主人公一遍遍听到“你还能选择”这样的忠告,暗示了未来其实并不唯一(比方说至少有两种,一种机率很大,另一种机率极低),于是整个故事就能自圆其说了。
4.《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有一部超级电脑,经过750万年的思考,它终于想通了宇宙最终的真理。然后,作者亚当斯在书中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写出答案,那就是“42”这个数字!这虽然是不折不扣的文字游戏,至少在逻辑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 百拇医药
5.在《透明光》这个故事里,主角卫斯理现身说法,描述自己意外成为透明人之后的处境:“由于这时候,光线已可以透过我的眼珠之故,我的视力衰退到了几乎等于零,我像处身在一场最浓最浓的浓雾之中。”
虽然理论上透明人的视力完全等于零,但科幻小说终究并非科学论文,这种小瑕疵不妨视为缺陷美。倘若主角真的成了盲人,故事恐怕很难说下去了。
6.由于因果矛盾是时光旅行的必然产物,严格说来这类故事多少有漏洞,但只要创作者足够努力,通常都能将矛盾淡化为上述的缺陷美,海因莱因的两篇力作《相生相成》与《行尸走肉》就是经典案例。至于大师究竟使用什么高明的技巧,下一章我们再仔细讨论吧。(作者系台湾著名科幻作家、翻译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