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8.11.09
编号:3690
胡道静与《梦溪笔谈》的因缘(下)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9日 科普时报 2018.11.09
    

    《梦溪笔谈校证》一书直到1956年1月才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期间经历了25年的跨度。其主要原因是胡道静大学毕业后受战争灾难、家庭变故等因素的影响,面对现实的生活问题,难以就学深造,在选择工作方面亦是身不由己。但是即便是在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生存状态下,胡道静也没有终止对《梦溪笔谈》的研究。直到解放后,社会发展稍事稳定,读书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再加上深受革命胜利精神的鼓舞,即便是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条件下,胡道静还是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使得80余万字的《梦溪笔谈校证》终成正果。

    胡道静充分地运用校雠学、目录学、版本学等方法,细心地研读、检抄,不主一家之说。除综合考证明弘治本、《稗海》本、《津逮秘书》本、《汇秘笈》本、《学津讨原》本、《四库丛刊续编》本等版本外,各家的校记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胡道静广泛吸收的重点。所以《梦溪笔谈校证》一经问世,便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胡道静先生的老师顾颉刚先生曾评价《校证》“有似裴松之注《三国志》”的美誉,胡适先生读到《校证》时也发出了“此人造诣甚深,算了不起”的赞叹。

    胡道静为人谦虚,治学严谨,《梦溪笔谈校证》的问世或许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对《梦溪笔谈》的研究始终处于进行时的状态。

    《梦溪笔谈校证》成书于1956年1月,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发售,在随后的1957年11月,中华书局又出版了《梦溪笔谈校证》的简本——《新校证梦溪笔谈》,到1963年此书第三次印刷时,便加入了手札中胡道静提到的“梦溪笔谈后记”,全称应为“新校证梦溪笔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后记”。

    在此阶段,胡道静对《梦溪笔谈校证》一书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收获颇丰,至1966年,新添补充的资料,已达40万字之巨,《梦溪笔谈补证》已经脱稿,封面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先生题写,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出版,便毁于“文革”的兵燹。

    文革结束后,胡道静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恢复了学术自由,但是被文革抢走的十年光阴也倍感痛惜,因此研究工作愈益勤奋。一方面在集中精力,重辑《梦溪笔谈补正》《沈存中逸著钩沉》等文革中夭折的著作外,作为“中国古典科技七书之一”的《天工开物》也是胡道静重点研究对象。

    胡道静对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并不局限于其在科技领域的成就,而是对科学家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涉猎广泛,治学严谨,为后学指明了道路。

    胡道静在历史古文献研究领域目耕手耘60载,对科技史、农学史、上海史、新闻史的研究均有颇深的造诣。他用诚恳、真挚、执着的钻研精神为世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部辅导员), 百拇医药(□ 李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