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9.01.18
编号:423
讲述非常年代里非凡的科学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8日 科普时报 2019.01.18
    

    重庆城北嘉陵江中有一块石头,人们都叫它碚,北碚因此得名 老多 摄

    1月22日(星期二,腊月十七)晚8点,CCTV4将播出《记住乡愁——北碚老街 志存高远 敢为人先》。

    这是一部描述重庆北碚区的纪录片。不过没有去过重庆,没去北温泉泡过汤的朋友也许会问,《记住乡愁》这么大型的系列纪录片,怎么会专门拍一集小小北碚区,而且还是老街的纪录片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北碚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故事都发生在不到100年前。100年前北碚还只是重庆城北嘉陵江中的一块大石头。

    改变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在被称为北碚之父的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倡导下,并以卢作孚先生先进的乡村建设理念,北碚很快被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小城。从1927年开始小城先后建起陵江温泉公园(就是现在可以泡汤的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现北碚公园)、民众体育场(现北碚体育场)、兼善中学(现在重庆市兼善中学)等。不但建起整洁的街道,公园、体育场和学校,1930年中国第一个民办的科学院——西部科学院也在北碚建立起来。西部科学院包括理化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

    一时间嘉陵江边这个美丽的小城可谓云蒸霞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当时在北平、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的大批科学机构和大学都纷纷迁往大后方,所谓大后方就是中国西南部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北碚虽然不大,当时还属于乡村,但已经具备的各种功能被当时的民国政府选为迁建区。于是从1938年开始,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国立歌剧学校,国立编译馆、中国辞典馆、国立礼乐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央地质调查所等相继迁到北碚。北碚老街的人们“腾出厅堂,让出客房”迎来了林语堂、老舍、梁实秋、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林伯渠、竺可桢、李四光等3000多位各界名人。

    整个抗战期间,北碚成为战时中国科学文化的“诺亚方舟”,并且在此后的8年间成绩斐然。老舍的《四世同堂》第一、第二部;梁实秋《雅舍小品》;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都是在北碚写的。另外,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先生1943年来北碚以后写下这么一段话:“最大的科学中心在一个小镇上,叫作北碚,位于嘉陵江西岸。此镇所有科学团体与教育机关,不下十八所,其中大多数都很重要的。”(引自李约瑟《战时中国之科学》)

    抗战烽火中,这18所科学教育机构的科学家们,在北碚创造了很多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比如中国第一个综合类科学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于1943年建立;由地质调查所的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发现的第一个完整的恐龙骨架许氏禄丰龙,1941年在北碚组装完成;由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曾世英、周宗浚、方俊制作的第一个中国地形浮雕,1945年在北碚制作完成。

    (下转第五版), 百拇医药(老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