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史卷
《科技创新300年》,韦火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新春伊始,一部讲述未来人类携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居所的大片《流浪地球》,令大江南北燃起了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永不言弃、向宇宙深处探索的“流浪地球”精神,正是科技创新的本质内涵。
在新技术革命大潮滚滚的当今时代,让更多人了解科技创新的历史,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别具一格的《科技创新300年》,正是这样一本普及科技创新史的新书。
和韦火先生阔别几年,重逢把酒,难免海阔天空。因为同好,没有几句就聊到了当前科技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基因编辑”。事出2018年11月26日,一则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某开展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
, 百拇医药
对此,堪称科普行家的韦火先生对我娓娓道来。科学研究也许无禁区,但是科学的应用一定是有限度的。科研与伦理之间是存在博弈的。如果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匹奔驰的骏马,那么伦理就是制约它的缰绳。在科技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失控,第一次是化学的失控,产生了高爆炸药,导致大规模热兵器战争的出现,第二次是物理学的失控,产生了核爆装置,导致人类至今没走出自毁的阴影,第三次可能就是生物学的失控,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此次事件引发的热议也足以说明人们对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
一张口就是高屋建瓴。我也单刀直入相问:您的观点呢?
他回答的毫不迟疑:不能一边倒简单抨击,洗澡水和孩子要分开。赞成为治疗人类疾病而开展基因编辑的探索,反对现阶段利用基因编辑改变人类的违反人伦的研究。
樽俎之间,韦火先生就为我展开了基因编辑的科普。
关于基因编辑能否用于人类胚胎生殖问题,早在几年前华盛顿召开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上就有过讨论,当时中国中山大学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一经宣布,立即导致争议升级。之后,关于基因编辑技术能否用于人类胚胎研究或以怀孕为目的,争论非常激烈。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来治病,这点科学界似乎可以接受,但用于胚胎生殖,科学家们反对呼声很高。大多数科学家都提出,要抑制“订制婴儿”和“完美宝宝”的出生,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事实上,科技创新已经走到了重新设计人类自身的大门口,但大家在方方面面都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
, 百拇医药
紧接着,韦火先生又抛出了一个让人类堪忧的半人半机器的“杂合人”问题。他说,与基因编辑类似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生物智能的结合。目前AI研究方兴未艾,人机杂合体迟早会在将来变成技术现实,重新设计人类的问题也必将在另一方面出现。对此,好莱坞的艺术家们,早就为我们画出了一幅幅或震撼或可怕的图景……
对于科技发展未雨绸缪的思考,离不开反思人类走过的科技创新道路。他拿出了自己的一本新著《科技创新300年》。几年了,他离开了朋友的视野,潜心写下了100多万字的科技作品,这是正式出版的其中一本。
人类的科技创新史,经历了无数类似今天基因编辑这一类的沟沟坎坎,甚至以鲜血与生命的代价,终于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那么,今天是离真理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韦火先生就对千年科技史做了个300年的“截图”,推出了一本《封神榜》、《三国演义》般的章回体科技史读物。随手拈来几章:“哥白尼剑指地心说,伽利略大破神学阵”“牛顿脚踩巨人之肩,经典力学大旗竖起”“各路豪杰八仙过海,科学盟主花落英国”“一个好汉三个帮手,瓦特蒸汽机占鳌头”“元素周期汇于一表,门捷列夫技高一筹”“法拉第领路电磁学,麦克斯韦尔集大成”“诺贝尔慷慨设大奖,科学界动力再激发”“爱因斯坦大智大勇,相对论亮剑旧权威”“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哈勃望远镜再添风采”……
, http://www.100md.com
韦火先生知难而上,另辟蹊径,以独具一格的形式,写成了这样的一本极简史,在传播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作者的笔墨大开大合,用50多个章回串成一体,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史卷。虽说是极简史,内容却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对重大科技创新史实的客观阐述,也有对众多科学家生动形象的刻画,还有作者精辟深刻的思想评述,在精选科学事件、历史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现实打造了一出300年来科技创新的文字盛宴。这种有益的尝试,值得大大称道。
其实,比这还要让我震撼的是作者这些年的写作过程和写作环境,如果没有多年积累的学术功底,如果没有万念归一的锲而不舍,如果没有热爱科学的深入骨髓,如果没有和血带泪的自我挑战……要梳理出300年科技创新的简要历程,要找到惊心动魄的历史节奏感,想让昨天解释今天?想让今天描绘明天?想让明天昭示更远的未来?门儿都没有!
不信,拿他一本书,瞧着走……
(这是作者为《科技创新300年》一书撰写的序言,本报有删节), 百拇医药(左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