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9.04.05
编号:539
通心络防治颈动脉斑块循证医学研究有重大发现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5日 科普时报 2019.04.05
     中药国际化迈出坚实一步

    对于心脑血管病正在发生的人群,治疗用药的关键在于疏通血管、消融斑块和稳定斑块。3月29日,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年会上,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领衔的“应用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公布,该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本次循证研究结论表明,应用通心络治疗可延缓颈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良好。《自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科技期刊之一,发表这样一篇关于复方中药研究的论文非常少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吴以岭,以及北京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 http://www.100md.com
    王国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评价该课题创新点时认为,通心络对颈动脉斑块研究的成果发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用科学的、循证的研究成果来证明中药干预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性。这是中医络病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是中药创新的新模式,是科学创新研究的模式。这种中西医的协同协作融合以及联合攻关,最后出来的成果不仅体现了中医的理论指导,同时凭借西医的循证医学证据,得到西医的认同。这种模式的创新,这种研究方法的创新,这种平台的创新,恰恰是中医中药的发展应该探索的。这个研究成果的发布,对于国人增强对中医药的信心,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振吉在致辞中表示,本项研究是国际上首个中药干预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循证研究,该研究证实中药通心络能够安全有效地延缓颈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进展,用证据和国际公认的评价方法再次证实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和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提供了范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在点评发言时指出,心脑血管病是患病率、死亡率高的常见疾病,在我国病死率居世界首位,吴以岭院士能够团结很多优秀专家共同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开展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祝贺他们本次研究取得的成功,也祝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团结更多专家共同做出杰出的贡献!
, 百拇医药
    通心络循证研究对心脑血管病预防意义重大

    19世纪的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有一句名言:“人与血管同寿”。血管是人体的一个大系统,最近医学界提出了“泛血管”的概念,一个区域的病变往往反映出整个血管系统的不健康。颈动脉是反映人体血管的窗口,位置表浅且固定,检测正确性高。现在体检查颈动脉超声价值非常大,如果颈动脉出现硬化斑块、管腔变窄等病变,就意味着其他位置的血管也已经发生了同样的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

    目前,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主要指标包括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内中膜厚度越大、斑块面积越大,说明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高,斑块体积越大,血管重构指数异常,说明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内阻力越大,血液越难在血管中流动。

    (下转第二版), http://www.100md.com(科普时报记者 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