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9.05.03
编号:5318
医事之痛:重提“理解万岁”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3日 科普时报 2019.05.03
     科学随想

    上周,正要动身去往山西参加“医学科普与医患沟通论坛”时,传出了一条消息:上海仁济医院的赵医生,因与加号插队的患者和家属发生冲突,被警察拷走调查。

    此事很是热闹了一阵,舆论倾向也相当明显。这两天又有人“广播”说,“上海赵医生事件的后果来了”——上海大医院再也不给加号了,甭管哪地哪国来的,乖乖排队。坏人做了坏事,反而害了普通大众。还有人评论说:这医院典型的头疼医脚!

    回到我参加的那个论坛吧。

    那是由山西省一些热心医学科普的机构和医生积极筹划的一次大会,据称是该省创新医学科普传播、做大做强医学科普阵地的一次有益探索。主办方强调,医务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医学科普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医学科普的意识和能力,也期望能够通过医学科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我应邀以“传媒视角中的医患矛盾与医学科普”为题所做的大会报告,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 百拇医药
    因医患双方关系紧张而引发的医事之痛,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度高且久议不衰的热门话题,说其为“社会病”亦不为过。尽管对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探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互不信任甚至走向敌对的医患关系蔓延下去,最终受害的是病人和医生自己,是医学的进步与医疗事业的发展,甚而是整个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太多的医患对立,87.2%的医务工作者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暴力伤医事件对自己影响非常大,28.4%的医务工作者明确表示会选择自我保护型诊疗,39.8%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过放弃从医的念头,超过60%的医务工作者对当前执业环境感到失望。而最新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显示,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在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

    2018年11月,《科普时报》曾在显著位置刊发过陈良医生的两篇文章:《医患关系紧张:双方都很受伤》,《如果你是医生,可能会更“黑”!》。文中有几句话,对我触动极大:医生那么“黑”,有的是让患者给“逼”出来的。…… 医生们变“黑”了:该检查的一定要检查,一个不能少,不想查,没关系,病历写清楚,一个个签字,宁多勿少。医生们变“黑”了:医疗上治疗措施及方案,利弊都讲给家属讲清楚,何种方案让家属自己选择、签字。因为医生无法判断家属将来会怎么做。医生们变“黑”了:医生再也不敢轻易接受各种治疗“困难”的患者,医生不敢冒险,类似的患者将失去治疗的时机和生命的希望……
, 百拇医药
    真可叹!

    “理解万岁”,这句二三十年前曾经给无数人带来过温暖和激励的话语,如今似乎在许多人心中已然淡漠。当“白衣天使”的美誉度伴随着医生的职业光环日渐消逝的时候,人们好像并没有特别比照过,我们所面对的就医环境和医疗体制已经大大有别于往前;在医学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医疗奇迹不断展现出来的当下,我们常常又抱怨人类生命与疾病日益机器化、图像化,乃至模式化、指标化,而少了些温情、呵护与关爱。

    可是,我们却很少设身处地去想一想与我们密切相连的另一方,那个同样也有着很多无奈、委屈乃至怨愤的“白色群体”。更别提,在医疗资源紧缺、工作强度加大、收入分配机制不顺、执业环境不和谐等等背景下他们所负担的沉重压力。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伤医或“医闹”事件,医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医疗体制顽疾的替罪羊。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比如,有医学界人士提出,通过分级诊疗制度,能够将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分流,这有助于医生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与医患沟通,最大限度缓和医患间的紧张关系。与此同时,提高公众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正确认识、对待疾病,让更多的人理解医学中存在的诸多未知性和风险,尊重生命、理解医生、建立互信,也能够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句话讲得好:“医疗界的每一丝冷漠,都会加倍放大到社会中;医疗界的每一丝温暖,也会加倍普照到人间去。”说到底,医患双方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双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是伤痛,是死神。所以从本质上讲,医患双方应当是亲密无间的关系。

    “矫正”和“医治”扭曲的医患关系已成当务之急。理性和人文关怀,是医学最重要的支撑。, http://www.100md.com(尹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