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9.10.25
编号:800
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来了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5日 科普时报 2019.10.25
     实现“婚姻自由” 克服“贪吃傲娇”

    被袁隆平看作突破亩产1200公斤“天花板”关键的第三代杂交水稻,10月21日至2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以首次公开测产方式全面亮相。

    尽管亩产1046.3公斤并不是产量新纪录,但第三代杂交水稻潜能巨大。

    “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来说,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亩产达到1200公斤甚至1300公斤,不是难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处处长赵炳然说。

    “茫茫稻海”里的相遇不再靠运气

    此前,我国杂交水稻采用的主要育种技术,均由袁隆平及其团队研发。第一代育出的品种具有稳定育性,但育种所需的恢复系、保持系材料难以获得,导致配组受到极大限制。第二代配组自由较第一代大大提高,但非常容易受生长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第三代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可以说,它让杂交水稻实现了真正‘婚姻自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对此进行解释。

    袁隆平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限,两系不育系可能因天气原因导致制种失败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稳定不育的,且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

    改掉坏毛病,做个“好孩子”

    袁隆平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十分了解,前两代杂交水稻最大的毛病就是“贪吃”和“傲娇”:喜欢大肥大水,对生态环境和种植技术“挑剔”,导致普通农民“驾驭”不了。

    第三代杂交水稻终于改掉了这两个坏毛病。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清竹村基地项目负责人甘宗恒告诉记者,清竹村当地的种植环境并不特别,海拔不到百米,他们也没有对田里的水稻过分精耕细作,不管是播种移栽、田间管理还是病虫害防治,使用的技术和投入的精力与普通农民正常种植差别并不大。

    “和我之前种田可以说一模一样。”当地农民陈太佳表示,以施肥为例,施的都是常见的氮磷钾肥,“饭量”也和普通水稻每亩40公斤差不多,分蘖、扬花和灌浆这些水稻生长的不同关键时期都不需要“特殊照顾”。

    “拨快”生长期的前进键

    “这次测产结果可以说令人振奋。”赵炳然介绍,除了试验点的土壤、海拔和气候等环境都不是事前精心选择的“良态”,而是接近于大部分普通农田外,这次测产的组合为晚稻,与前两代杂交水稻测产基本上以中稻为主相比,生长期缩短了1个多月。

    “第三代杂交水稻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缩短生长期的同时又保持了较高的产量。”专家测产组成员、中国水稻所副所长钱前表示,生长期缩短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新华社电), http://www.100md.com(周 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