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19.12.13
编号:7931
自动体外除颤仪进社区 普及培训要跟上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3日 科普时报 2019.12.13
    

    前不久,北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联合辰邦急救,在北京四中、北京一五六中等4所学校内安装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AED自此正式进入本市中学校园。未来3年,北京的交通站点、大型公共场所也将按标准配备AED。不光是校园和热点场所,近年来,AED在大型社区也出现得越来越多。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敢用、会用AED的人还寥寥无几。AED的使用培训,同数量普及一样任重道远。

    人命关天,急救为先。说起急救,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医院抢救,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援。不过有些时候,利用急救“黄金3分钟”第一时间施救,更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利用AED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的防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3分钟内,迅速给患者实施电击除颤,仅仅一次电击,除颤成功率就高达94%。
, http://www.100md.com
    今年3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体育馆内一名打篮球的男子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在场打羽毛球的6名协和医院的医生一边拨打120,一边展开抢救,实施心肺复苏和仪器除颤。大约半小时后,该男子恢复自主心律,被送往距离最近的同仁医院。有关此事的一段刷屏的视频温暖了大江南北,也让人们更加真切地看到了加强公共场所急救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其实,不仅仅在校园,这两年智能急救设备不断出现在大型社区里。很多居民都知道AED是“救命神器”,不过,有了AED设备就能救人吗?去年7月,在望京花园社区安装在社区中心广场的一台智能急救站,至今15个月,居民共取用急救物资276次,其中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取用次数大约30次。作为低频事件,包括AED设备在内的各类物资使用次数较少是正常的,关键看AED设备为何被取了出来。通过后台统计得知,社区智能急救站AED设备的取用分为几类,一种是工作人员的教学演示,另一种是居民出于好奇取出看看,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取用其他耗材时的误操作。

    望京花园的很多居民对设置在小区里的自动体外除颤仪并不陌生,但如果在社区发生急需救援的情况该怎么办时,很多居民都表示出了一丝顾虑:“没有真正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操作AED。”超过半数的居民都表示,他们对社区智能急救站和相关的学习急救知识有兴趣,但谈及实操,均信心不足,能实际熟练使用的居民不多。
, 百拇医药
    据了解,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在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各大火车站、全市390余个地铁站、各长途客运站、公园、景区、大型购物商场等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标准将由卫生健康部门出台。未来北京市的AED配置点位将串成一个网络,通过网络建设,谁用了AED,120指挥调度中心就能立刻收到信息,同时就近派出救护车。

    应当看到,在重点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后,一旦发现心脏骤停者,即使有人愿意施救,但如果不懂得除颤仪的使用要求和方法,没有学会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技能,也只能是望洋兴叹。目前,发达国家的急救能力培训十分普及,如美国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法国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为总人口的40%,德国高达80%。而在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在重点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同时急救培训必须跟上,急救普及率亟待提高。除了急救知识培训进课堂,让中小学生学会使用除颤仪,还应当在公职人员、志愿者等群体,尤其是在机场、车站、公园、景区、商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中,大力普及急救常识和技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有序推进,让更多的人敢用、会用AED,尽最大努力抢救能够挽回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发挥院前医疗急救的公共服务功能。, http://www.100md.com(章 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