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与网上教学如何更有效
图为新加坡艺人照,文中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杨茜老师用他为抗疫写的歌曲作英文课教材。
学习科学
□ 李 荐
为了保证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解决初、高三学生复习备考需求,北京卫视与北京市教委推出特别节目《老师请回答——特别节目‘空中课堂’》。节目中授课的都是优秀教师,他们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明确考点、总结某一类考题的解题思路,是一件好事。但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师生被屏幕相隔,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好把握,此种状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如何促使学生把疫情当机会,变被动为主动?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要更加深入转变观念,抓住疫情之“机”。教师可以融合学科知识、中高考考点与当前疫情的联系,由此切入,既让孩子巩固复习知识,又深切感悟“学好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道理。如果能够鼓励学生用数学建模预测疫情发展趋势,用化学生物知识解释病毒防控原理,用语文知识表达世人对逆行者的赞美等等,知识和生活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只有在情景中学习,并且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发生密切关联的时候,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变得更加容易。
, http://www.100md.com
其次,教师要加注重施教策略,遵循学习之“律”。网上教学不同于教室中的现场教学,教师网上教学要比现场教学“慢”,关键点要有适当的重复。有人做过实验,研究人面对“听”与“看”的反应时间,被试者“听”的平均反应时间是0.901秒,而“看”则是0.734秒,显然听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现场教学中视觉肢体的多重刺激,眼神语气的情感交流,多感官参与的综合促动所带来的效果,是“空中课堂”和网上教学难以达到的。
“空中课堂”不能追求讲课者的光鲜亮丽,而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与学生的“粘着度”。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把所教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用适应学生生理心理需求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讲课内容与学生的关联度越高,学生的专注度就越大;讲课方法与学生学习规律的匹配度越高,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就越大。
第三,教师要更加关注实际获得,满足学生之“需”。教师平铺直叙的“讲”很难抓住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触及他们的“魂”。教师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把电视与手机等资源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电视上“看”,更要用手机“动”,联合同伴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断与教师形成互动。“空中课堂”或网上授课教师尽可能地把要讲的知识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变成一系列的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媒体交待场景,布置任务,利用网络让学生小组交流,向教师反馈,再通过电视把学生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电视手机与师生互动交流的闭合学习环。
比如,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杨茜老师在网上讲了两节抗疫专题英语课,结合新加坡艺人Alvin Oon的抗疫歌曲,既让学生学习了新冠肺炎的相关单词,讲授了语法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艺术所传递出的人间大爱,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的学习欲望。两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之,我们只有把疫情当成促进教师观念和方法转变的机会,把一切已有的科技手段作为我们战胜疫情的武器,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和人学习的规律设计课堂,“空中课堂”和网上教学,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系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