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20.04.07
编号:8875
讲卫生不能“一讲了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7日 科普时报 2020.04.07
     随着复工复产的脚步,人们的工作生活正逐步回归正轨,然而,一些疫情期间养成的社会卫生习惯,如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等,也出现了放松敷衍的迹象。“战疫”还在进行,讲卫生就开始退步,实在让人担忧。

    病毒汹汹、无孔不入,“战疫”至今,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每个人从生活细节做起,重防护、讲卫生。抗疫战果的取得,也离不开全社会卫生习惯的提升。如今,境外疫情还在加速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外出戴口罩、保持宽距离、注意手卫生、居家常通风等防护常识,必须不打折扣地坚持。如果只看国内防控形势向好就麻痹大意,先处处不讲究起来,那无异于松动自我防线,为病毒“进攻”提供方便。

    讲卫生不能虎头蛇尾、“一讲了之”。事实上,任何时候,良好卫生习惯都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犹记2003年,一场“非典”让人们知道洗手时应选择有除菌功效的产品,不少单位的盥洗室添置了香皂和洗手液,并延续至今。而今年冬春交替,北京的感冒患者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大家因抗疫而普遍戴上口罩、注重卫生是一大关键。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可以说,良好卫生习惯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方式。在疫情的超强“倒逼”之下,我们看到,很多好习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重防护、讲卫生不应该是“一阵风”,在疫情尚未结束时就变形走样。相反,勤洗手、常消毒、打喷嚏掩口鼻、流感季戴口罩等等,很有意义长期延续下去,成为全社会的新习惯。克服些微麻烦,就能为自己、为他人筑牢健康屏障,何乐不为?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严格坚持必要防控举措,重塑社会卫生习惯,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文明、更健康。

    摘自《北京日报》2020年4月3日, http://www.100md.com(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