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20.07.24
编号:9521
青少年科创大赛要补上“诚信”这一课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4日 科普时报 2020.07.24
    

    科创大赛怀国篆刻

    余生趣潭

    近日,昆明市一名小学生凭借《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引起公众热议。有网友指出,该研究远超小学生能力范围,“或涉嫌学术腐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我国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40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当时,大赛名次还一度与升学加分挂钩,老师和家长十分看重。我有幸在十多年前,担任过好几届创新大赛终审评委会委员、副主任,深感自身肩负的责任重大,未敢稍有丝毫的懈怠和大意。
, 百拇医药
    现在,大赛考题有越来越“高、大、上”的趋势,部分获奖成果的确明显超出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科研能力,有些项目甚至达到硕士、博士研究水平。这是很难令人置信的。

    我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中小学生来讲,就是让他们在学校课堂科技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充分理解,举一反三,有所发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是创新了,不要一味追求原始的创造发明。说实话,孩子们的科技论文,其内容往往是前人结论的追述和延伸;孩子们的新奇实验,往往是重复在科技界众所周知的事实。孩子们的科技创新过程,实际上是在体会、了解、学习、模仿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和游戏规则,所以,不宜追求项目名称和内容的“高,大,上”,切忌过深过偏甚至过怪的题目和内容。如果中小学生为了参加大赛取得名次,不切实际地选择了高、大、上的题目和内容,一般是学校的辅导老师和作为专家学者的家长过分“代劳”的结果,这可以认为是成年人的学术腐败。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确规定评审原则要按照“三自”和“三性”的要求。所谓“三自”一是学生自己选题,二是学生自己设计和研究,三是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所谓“三性”是指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当然,对小学生项目的评审重点考查项目研究过程中对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
, 百拇医药
    我认为入围终评的项目必须要求申报者本人参加终评评审活动,如未参加终评者,现在的规定是中学生项目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但对未参加终评的小学项目可给予三等奖。

    这样,小学生本人可以缺席终评评审活动,而坐拿三等奖。这是不恰当的。

    本文一开始讲到的昆明那名小学生凭借一篇难度很大的论文获得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而推荐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则获得三等奖,这很有可能是该生就压根儿没有到现场参加全国大赛,但受到对小学生的“网开一面”,而拿了全国三等奖。因此,大赛必须制定严格的规则,有些条文需要修订,以杜绝漏洞。

    现在,科技界大力反对学术造假,高考、考研等国家级考试也强调诚信应试。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创盛会,也要为孩子们补上诚信科研这一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上每个人来讲,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天道,也是人道。《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致诚正”是本,“修齐治平”是末。没有实事求是、诚信友善,就不可能修身齐家,治国兴邦。

    科学是实事实证的学问,科学精神是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界学术造假,高考、考研调包作弊,青少年创新大赛也作假,是道德沦丧,更是贻误后代,误国害民。在这方面,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作为学校、家长、辅导教师,都要坚守诚信、以身作则,对祖国的下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教育,树立诚信友善为荣、弄虚作假为耻的正确荣辱观,让孩子们通过创新大赛等能够得到提高,成长为真正的科学家!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http://www.100md.com(王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