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20.10.30
编号:10990
如何写好科学家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30日 科普时报 2020.10.30
    

    10月22日上午,我为中科院科研人员做了题为《书写文明的创造者》的讲座。听讲者大都在中科院工作多年,掌握著名科学家大量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苦于缺乏创作实践,无法将科学家风采落诸笔端。

    其实我主要从事科幻小说创作,也有不少科普作品问世,但近年来也写过不少科学纪实文学作品,就在讲座之前才刚刚交出一部30万字的院士传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位”,还是因为缺乏相关作者。这种描述科学家的作品,需要作者既要具有一定的文采,还要对科研领域有所了解,至少不能是一个彻底的“科盲”。所以一旦有相关作者,马上就会受到欢迎与邀约。

    最初涉猎此类题材是近20年前,当时我是北京青联委员,应约采写“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中的龚旗煌、吕植、赵春江等科研人员,文章均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他们》一书。“他们”现在都成绩斐然,不少人已进入院士行列。说实话,虽说创作得十分认真投入,但当时还不会写报告文学,成文更像报道或者实录。
, http://www.100md.com
    应该是2008年,应中科院文联主席郭曰方之邀,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撰写报告文学。李振声担任过中科院副院长,主持过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行动,但他早年却是一位研究小麦远缘杂交的科学家,所以我选用了“麦浪如歌”这样一个略带诗意的题目。《麦浪如歌》被收入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荣誉》一书,此后该社又为这篇作品出版了单行本。写完《麦浪如歌》,我感觉自己对报告文学算是略有了解,初窥门径。后来李振声还曾约我撰写传记,为此我前往他昔日读书的山东济南以及他工作多年的陕西杨凌实地采访。虽说此书因故未能出版,但我还是忠实记录下了李振声大半生的工作与生活。

    采写植物分类学家刘全儒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张军霞所约。在北师大担任教职的刘全儒老师被誉为“华北植物第一人”,但他本人却十分低调。为了全面了解刘全儒的学术贡献和科研进展,我跟随他的研究生听了整整一学期的植物分类学课程。我与他们一起上课、做作业、出野外甚至参加考试,最终创作出《解密绿色档案》一书。

    贾立群是北京儿童医院的B超医生,本来是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来采写的。但其中涉及到许多科技问题,所以我悉心研究,认真采访,最终《“贾立群牌B超”》刊载于《北京文学》《北京日报》,并被多次收入相关图书。
, 百拇医药
    我接触的另一位医生是肾病专家汪涛。汪涛在国外工作多年,为了实践自己的肾病治疗改革方案回到国内。我随诊采访,为他的病人哭得稀里哗啦(这实在不适合做医务工作者);深入病患家中,考察如何在家中透析。经过一番深入了解,我选取了“三月第二个星期四”这样一个独特的题目,因为这一天是“世界肾脏日”。

    知道王蔚这个名字完全出于偶然。北京对口援疆的地区是新疆和田,我在和田援疆讲课时,无意中了解到王蔚的事迹。王蔚将其一生献给和田,修建了大小近60座水库。于是我决定再赴和田,为早已谢世的王蔚留下一笔纪念。当时和田机场正在重修,所以要在喀什落地,深夜驱车穿越大沙漠。为了采访因王蔚引水而受益的农民,我前往刚发生过地震的皮山农村;为了亲睹水患与抗灾场景,我深入到洪水就从脚下滚滚流过的抗洪一线。我采访王蔚的亲友故旧,一步步追寻他的跋涉踪迹,一页页翻看他的工作笔记,同时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和地理资料。最后我将这篇报告文学命名为《夸父的手杖》——夸父逐日未竟,其手杖化作邓林为后人解除干渴。

    采写科学家,不是简单地录音整理、资料堆积,而需要捕捉细节、结构文章,以“横断面”的方式追溯他投身科研的一生,描绘其学术生涯的点点滴滴。除了做好相关的学术背景调研,更重要的是不忘坚守底线。曾经应约采写一位有所成就的科研人员,本已打算接受,但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些争议问题,而且已超出学术范畴,涉及人品的是非曲直。为此我夜不能寐,思考良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总之我在讲座当中,从题目到结构,从形式到细节,详细介绍了几年来的采写经验与创作实践,希望能给其他有志于此者一些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作者系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主要从事科幻与科普创作,著有《决斗在网络》《时空死结》等作品), http://www.100md.com(星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