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20.10.30
编号:10999
不做“小胖墩”从管理环境因素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30日 科普时报 2020.10.30
    

    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孩子小时候胖点没关系,实际上青少年肥胖不仅仅是胖点那么简单,还可能影响身高、诱发呼吸道疾病、增加中年癌症风险和慢病风险、影响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等。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难题,10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预防肥胖,得从娃娃抓起。研究发现,成年期肥胖的人常常在儿童期超重或肥胖,而儿童早期和儿童期的正常体重和体重增长速率及成人期肥胖症的低发生率相关。预防成人期肥胖的两个“关键窗口”,分别是儿童早期和青少年时期。那么,儿童肥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呢?

    引起儿童肥胖最基本的原因是摄取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其因素是综合性的,包括环境因素,比如饮食、行为、睡眠、药物等,以及遗传和内分泌疾病影响。其中几乎所有儿童肥胖都受到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因素也已经被证实是与环境因素一起相互作用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如何从环境因素下手来管理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呢?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少含糖饮料。研究发现饮用含糖饮料(包括果汁)是引起龋齿和部分个体肥胖的重要原因。饮用含糖饮料也会导致主要营养素的摄入量较低(比如蛋白质和钙),因为含糖饮料常常会替代牛奶的饮用。所以不应鼓励饮用软饮料和其他含糖饮料。应选用普通的水作为儿童正餐和零食以外摄入的液体的优先选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岁到3岁的幼童,每天的果汁摄入应该少于在4盎司(115毫升),4到6岁的儿童则应该限制在4~6盎司(115~170毫升)。对于7到18岁的儿童,建议的每日限定量为8盎司(220毫升)。

    三餐食物要丰富。计划三餐饮食并选择较健康的食品,吃较少油的食物,避免垃圾食品或快餐食品,并了解孩子在学校吃些什么,以帮助规划平衡的膳食。多种色彩的水果和蔬菜有益于健康,可以安排餐桌上有各种颜色的食物。
, 百拇医药
    好好吃早饭。不吃饭或少吃一餐都对控制体重没有帮助。特别是早餐,不吃早餐反而会肥胖。如果是因为早上去学校赶时间而少吃或不吃的话,可以准备一些健康的快手早餐或者可以便携的餐食,比如混合坚果和果干的谷物麦片、面包、蛋饼、包子、三明治等。

    多吃健康食品

    把健康食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建议把饮用水、水果,以及其他低卡路里的小吃零食放置在孩子任何时候都能发现和触手可及的地方。

    控制进食量和摄入的卡路里。对于进食过多的孩子,特别是高卡路里的食物,可以减小勺子、碗和盘子的尺寸。外出到餐馆享受美食时,也要注意食物的分量是否过多,可以考虑吃完一部分,然后外带部分回家。

    让孩子做个小小厨神。准备食物时可以让孩子一起参加,做小帮手,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小帮手的角色扮演会让孩子对自己参与准备的健康食物很自豪和期待,更愿意好好地进食。
, http://www.100md.com
    教会孩子细嚼慢咽。过快地进食会导致进食过多,从食物进入口腔到大脑发出已经吃饱的信号大概需要15~20分钟,所以吃得太快容易导致肥胖。另外,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和食物营养吸收不佳。

    不能用零食或食物来作为奖赏或惩罚。比如用冰淇淋、巧克力或者是薯片来奖励孩子好的行为,或者以不给孩子吃他喜欢的某种食物,作为惩罚他的不良行为。

    减少看电视等屏幕时间

    有研究发现,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与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患病率直接相关。看电视是引起儿童期肥胖的重要环境因素。因为电视取代了体力活动,减少了能量代谢和消耗,而且还会影响睡眠。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每天看电视、手机等的屏幕时间少于1到2小时。

    与家人一起进餐,营造轻松、愉快、舒适的环境和氛围,而不是边看电视或电脑时进餐。研究发现边看电视边进食会导致吃得过多及消化不良。和家人一起就餐,家长可以抓住这个时机以身作则,多吃健康食物,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 百拇医药
    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

    随着学习课业的加重,能花在正规的体育运动上的时间日渐减少。其实寻找一个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体育活动量也不是一件难事,比如,和父母一起散步,双休日找个时间近郊野外徒步,自行车旅行,户外游戏活动等,都是不错而且容易做到的。争取做到每天60分钟的体育活动。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睡眠时间不足和肥胖有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减少肥胖的风险。父母可以采用“睡前仪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在孩子的卧室放置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屏幕设备,并规定讲睡前故事的时间长短和熄灯时间。

    [作者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儿科博士、百汇医疗(中国)儿科医师], 百拇医药(蒋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