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21.03.05
编号:11481
轻雷隐隐初惊蛰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5日 科普时报 2021.03.05
     春雷响,万物长。

    3月5日,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也被称为二月节,顾名思义就是农历二月的节日,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今年是农历辛丑年,惊蛰就出现在正月。古人云,蛰者,藏也。寒冷的冬天,昆虫、小动物藏入土中冬眠,古人称之为“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描述惊蛰的:“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大地回暖,春雷乍动,万物重生,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黄帝内经》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一候都有一个物质现象与之对应,这就是今天气象学上常说的“候应”。古人分惊蛰为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意思是说,一到惊蛰,桃花开了,黄鹂唱了,鹰也变化为鸠了。有人对“三候鹰化为鸠”提出异议,认为动物之间是不会相互变化的,古人只是看不到鹰了,发现鸠逐渐多起来,就误认为是“鹰化为鸠”。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海为蛤:数之至也。仲春之日,鹰变为鸠;仲秋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三候鹰化为鸠”的意思不是鹰真的变成了鸠,而是通过“鹰鸠之变”揭示时间与生物的对应关系。在古代,人们认为冬眠的动物是被春雷震醒的,于是将这一天称之为“启蛰”。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汉朝皇帝汉景帝刘启的时代,为了避皇帝名讳,才将“启蛰”改为“惊蛰”。后来虽经历了一次次改朝换代,但由于惊蛰听起来更响亮生动,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 http://www.100md.com
    记得上小学时,我曾经好奇地问父亲,惊蛰是什么意思?父亲怕我不理解,指着“蛰”字告诉我,下面有个虫字,指的就是蛇啊蛙啊一些在地底下冬眠的小动物。咱乡下有句俗话“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说的就是惊蛰日天上要打雷,听到隆隆作响的雷声,那些藏在土里过冬的虫子就苏醒了,开始拱出地面。父亲形象生动的解释,不仅让我明白了惊蛰节气的含义,同时也让我牢牢记住了笔画较稠的“蛰”字。后来,受好奇心的驱使,每年的惊蛰日里我期望着能听到滚滚春雷,可每次都是以失望而告终,于是我开始对父亲当初的话产生怀疑,没有雷声的惊蛰,能叫惊蛰吗?小虫子又怎么从睡梦中惊醒?等我上到初中时,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师才解开了我心头的谜团,原来我国幅员辽阔,“惊蛰始雷”的说法主要指南方,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惊蛰日是很少打雷的,要想听到春雷,还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黄帝内经》不愧是经典中的经典,寥寥数语,简明扼要,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乡谚说:“二八月,乱穿衣”,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变化快,人体在寒冷的时候机体抵抗力就会降低,容易患病,所以要坚持“春捂”的古训。俗话说:“春冻骨头秋冻肉”,如果惊蛰这天天气不好,或者风大,预示阳气不能很好地生发,故有“惊蛰冷,冷半年”“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之说。惊蛰时节的饮食既要重视养护阳气,同时要注意护肝养脾。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这一时节饮食上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
, http://www.100md.com
    15岁那年,我离开故乡外出求学,读的书多了,对二十四节气的古典韵味和无穷魅力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我一次次惊叹于它与物候、时令的精准对应和高度契合,更为那一个个生动灵性宛如古诗词般优美婉约的名称而叫绝。再后来,随着年岁渐长,经历了世间百事,感知了人生冷暖,我开始沉下心来,在四季变换中用心聆听二十四节气的脚步声。惊蛰,两个再平常不过的汉字,组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奇妙无穷的含义,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画面,演绎了美好传奇的故事。这是汉语言文字独具的魅力,用一种简约之美铺设出深远的意境。可以想象,惊蛰一声雷,为冰封大地送来了热闹缤纷和生机盎然,昏昏欲睡的万千生灵在尘封的幽暗中,欣欣然睁开了惺忪睡眼,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下懒腰,踏着春暖花开的节拍,迎来了一缕缕久违的明媚阳光,那种重见天日的亢奋之情是无以言表的。

    (作者为科普专栏作者,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 http://www.100md.com(梁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