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普时报》 > 2021.04.09
编号:11660
李大钊的《青春》洋溢着科学豪情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9日 科普时报 2021.04.09
    

    图片由作者提供

    文坛赛先生

    李大钊先生的抒情散文《青春》,发表于1916年9月《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一号,是五四先驱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号角,百年传颂,脍炙人口。但长期以来,我们赞叹其爱国激情,感人肺腑;却很少谈及充溢其间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与明确而恰切的科学比拟及蕴喻。

    首先,《青春》宣布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宇宙观与科学时空观:指出“无初无终,是于空间为无限,于时间为无极”“若由相对观之,则宇宙为有进化者”“由哲理言之,绝对与相对也。由数理言之,有与无也”,并“于此广大悠久之宇宙”“当问宇宙自然之青春是否为无尽。”经过科学的历史考察,李大钊先生认为“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他还进一步指出“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也。惟真知爱青春者,乃能识宇宙有无尽之青春。惟真能识宇宙有无尽之青春者,乃能具此种精神与气魄”。
, http://www.100md.com
    李大钊先生例举“唐生维廉与铁特二家,邃研物理,知天地必有终极”“漫云天地,究何所指,殊嫌茫漠,征实言之,有若地球。地球之有生命,已为地质学家所明证”。接着,宣告“虽明知未来一刹那之地球必毁……仍有对于未来一刹那之地球之责任”。这里,《青春》篇的思想光芒格外耀眼而“醒神”:对比当代社会流行西方的“末世”观点——什么地球生存还剩二百年等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让今天的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并更加崇敬《青春》篇里包涵激愤的科学豪情:“庸得以虞地球形体之幻灭,而猥为沮丧哉!”

    另一方面,李大钊先生也重视“生物学者之言曰:人类之生活,反乎自然之生活也”——“其趋文明也日进,其背自然也日遐,浸假有舟车电汽,而人类丧其手足矣。有望远镜德律风等,而人类丧其耳目矣。他如有书报传译之速,文明利器之普,而人类亡其脑力。……有分工合作之都市生活,歌舞楼台之繁华景象,而人类增其新病。凡此种种,人类所以日向灭种之途者,若决江河,奔流莫遏,长此不已,劫焉可逃!此辈学者所由大声疾呼”——对比现实社会与今天的人类生活,李大钊先生百余年前的这些论说、忠告言犹在耳,是多么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啊!尤其“歌舞楼台之繁华景象,而人类增其新病”——联系目前传染地球、猖獗不息的新冠肺炎疫情,无异于当头棒喝!
, 百拇医药
    作为北京大学晚辈学子和一名科学文化、科普爱好者,我尤其感动的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李大钊先生,也是当之无愧的科学文化开拓者——他为了说明青春、青年与改造社会的关系,蕴喻类比,取精用宏,既宣传、普及了科学知识,又表达出唤醒青年、震惊社会的革命“初心”:

    吾闻之化学家焉,土质虽腴,

    肥料虽多,耕种数载,地力必耗,

    砂土硬化,无能免也,将欲柔融

    之,俾再反于丰穰,惟有一种草

    木为能致之,为其能由空中吸收

    窒素肥料,注入土中而沃润之也。

    接下来,李大钊先生贯通文理、跨越社会和历史,抒发了炎黄子孙振兴中华、面向未来的壮志豪情:
, 百拇医药
    青年之于社会,殆犹此种草木

    之于田也。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

    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

    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

    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复其膏腴矣。

    总之,李大钊先生和他的《青春》篇,是孕育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时代典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从思想品格与文化、科学的践行、研究、传播多层面——为我们树立起中华文明建设的崭新里程碑。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 百拇医药(刘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