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采茵陈煮新茶
豆棚瓜架
□ 梁永刚
豫中乡村,乡亲们习惯把茵陈叫做“白蒿”,其叶子绵软如绒,好似禽鸟的幼翅,绿中发灰发白,气味芳香,经冬不死,春季则因陈根而生。每到正月,河滩荒野上每棵枯黄的蒿子根部,就会长出一簇水灵灵、脆生生、绿茵茵的茵陈。
茵陈的生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茵陈长老枯黄后,微小轻盈的种子被风一吹四散开来,飘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这种茵陈生长极其缓慢,正月里只是刚刚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在枯草丛中冒出几片娇小的嫩苗和一小撮新绿,不仔细辨认就不容易发现,往往是等到二月才能采摘;另外一种是从陈年老蒿的根部发出的嫩芽,这种嫩芽隐藏在蓬乱茂密的蒿子棵之中,颇有“老树发新芽”的意味。
黄枯干涩的蒿子棵在田野荒坡上随处可见,高约三尺,蓬乱如草,一簇簇一团团纠缠蔓延,铺设出乡野山村的独特风貌。一株株看似被风刀霜剑夺去生命的瘦弱蒿草,居然在紧贴地面的枯根之上,萌发出如此泼实坚韧的嫩苗,迎着早春凛冽的寒风,欣欣然睁开了眼,在满目枯败的荒草丛中顽强生长,以高傲的姿态藐视所有的寒雪朔风,铆足了劲,奋力拼搏,破土而出,成为早春一抹耀眼的新绿。此种茵陈比种子随风飘落随处生长的茵陈出苗要早,长势也好,只要墒情好,正月里就能长成一丛浓绿。采茵陈需要眼力,更需要耐力,蹲下身子,轻轻拨开蓬乱的蒿子,目光穿过乱蓬蓬的黄叶抵达根部,一堆枯草里隐约可见细碎的新绿,那便是初生的茵陈。采茵陈的方法也很独特,不能用手拽,一拽就弄碎了;也不宜用刀剜,因其长在老根之上,只需用手将蒿子棵连根拔掉,那一簇绿意盎然的茵陈就被泥土带了出来,一株完整的茵陈就这样轻松收入囊中。
, 百拇医药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是养肝保肝护肝的最佳时节,所以一到春季,注重养生的、肝脏不好的人们就开始变着法子食用茵陈了。《本草新编》记载:茵陈,味苦、辛,气微寒,阴中微阳,无毒。《医学衷中参西录》又记: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落地发生,贴地大如钱,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
正月的茵陈性微寒味稍苦,以其早春萌出的嫩茎叶入药,因药效好,株叶小,大多晾干后当茶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茵陈茶”。东汉医学家、“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列出一剂茵陈蒿汤,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腹满口渴、小便赤短、大便不畅等症。现代医学认为,茵陈兼具预防保健和治疗作用于一身。泡茵陈茶的方法有多种,可烦琐亦可简单。将干茵陈放入杯子后冲进开水,盖上杯盖泡捂一二十分钟即可饮用;也可直接用烧开的沸水冲煮,只需稍微捂上一会儿。那些平时讲究的人在泡茵陈茶时往往会添加一些其他东西,放上一些枸杞,加入几颗红枣,随着绿茵茵的茵陈、红艳艳的大枣和枸杞打着旋上下翻滚,茶水开始变幻色彩,绿中透着红,晶莹闪着亮,嗅之清香四溢略带淡淡苦味,品之满颊留香爽口润嗓余味悠长,经常饮用可以去肥腻养肝脾清肝火去湿热且益气补血,实乃茶中之上品保健之良方。
, 百拇医药
茵陈是个好东西,不仅能泡茶喝,还可以泡制药酒。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曾经记载过茵陈酒,据说能够清热祛湿、舒筋活络。老舍先生在书中并未列出茵陈酒的配方以及具体的泡制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素日里自己爱饮茵陈茶,且隔三岔五闲暇之时喜欢和朋友小酌几杯,于是便按捺不住急于品尝茵陈酒的期盼,买了几瓶高度酒,照着网上搜索来的制作药酒的方法,尝试着自制茵陈酒。等我把新鲜的茵陈择洗干净放入几瓶酒中之后,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期盼了数年但一直未能如愿的大事,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下班回家后就打开橱柜一睹茵陈酒的风采,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浸在烈酒里的茵陈居然把酒泡成一片碧绿,拧开瓶盖,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夹杂着酒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禁心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冲动。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约上三朋四友到小餐馆小酌,众人皆称茵陈酒口味独特,且兼具养肝护肝之疗效,觥筹交错间自有一番不同于平日的别样情趣和心闲神定的逍遥自在,难怪周作人曾经赋诗一首赞誉茵陈酒:红日当窗近午时,肚中虚实自家知,人生一饱原难事,况有茵陈酒满卮。
(作者系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 http://www.100md.com
□ 梁永刚
豫中乡村,乡亲们习惯把茵陈叫做“白蒿”,其叶子绵软如绒,好似禽鸟的幼翅,绿中发灰发白,气味芳香,经冬不死,春季则因陈根而生。每到正月,河滩荒野上每棵枯黄的蒿子根部,就会长出一簇水灵灵、脆生生、绿茵茵的茵陈。
茵陈的生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茵陈长老枯黄后,微小轻盈的种子被风一吹四散开来,飘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根发芽,这种茵陈生长极其缓慢,正月里只是刚刚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在枯草丛中冒出几片娇小的嫩苗和一小撮新绿,不仔细辨认就不容易发现,往往是等到二月才能采摘;另外一种是从陈年老蒿的根部发出的嫩芽,这种嫩芽隐藏在蓬乱茂密的蒿子棵之中,颇有“老树发新芽”的意味。
黄枯干涩的蒿子棵在田野荒坡上随处可见,高约三尺,蓬乱如草,一簇簇一团团纠缠蔓延,铺设出乡野山村的独特风貌。一株株看似被风刀霜剑夺去生命的瘦弱蒿草,居然在紧贴地面的枯根之上,萌发出如此泼实坚韧的嫩苗,迎着早春凛冽的寒风,欣欣然睁开了眼,在满目枯败的荒草丛中顽强生长,以高傲的姿态藐视所有的寒雪朔风,铆足了劲,奋力拼搏,破土而出,成为早春一抹耀眼的新绿。此种茵陈比种子随风飘落随处生长的茵陈出苗要早,长势也好,只要墒情好,正月里就能长成一丛浓绿。采茵陈需要眼力,更需要耐力,蹲下身子,轻轻拨开蓬乱的蒿子,目光穿过乱蓬蓬的黄叶抵达根部,一堆枯草里隐约可见细碎的新绿,那便是初生的茵陈。采茵陈的方法也很独特,不能用手拽,一拽就弄碎了;也不宜用刀剜,因其长在老根之上,只需用手将蒿子棵连根拔掉,那一簇绿意盎然的茵陈就被泥土带了出来,一株完整的茵陈就这样轻松收入囊中。
, 百拇医药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是养肝保肝护肝的最佳时节,所以一到春季,注重养生的、肝脏不好的人们就开始变着法子食用茵陈了。《本草新编》记载:茵陈,味苦、辛,气微寒,阴中微阳,无毒。《医学衷中参西录》又记: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落地发生,贴地大如钱,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
正月的茵陈性微寒味稍苦,以其早春萌出的嫩茎叶入药,因药效好,株叶小,大多晾干后当茶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茵陈茶”。东汉医学家、“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列出一剂茵陈蒿汤,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腹满口渴、小便赤短、大便不畅等症。现代医学认为,茵陈兼具预防保健和治疗作用于一身。泡茵陈茶的方法有多种,可烦琐亦可简单。将干茵陈放入杯子后冲进开水,盖上杯盖泡捂一二十分钟即可饮用;也可直接用烧开的沸水冲煮,只需稍微捂上一会儿。那些平时讲究的人在泡茵陈茶时往往会添加一些其他东西,放上一些枸杞,加入几颗红枣,随着绿茵茵的茵陈、红艳艳的大枣和枸杞打着旋上下翻滚,茶水开始变幻色彩,绿中透着红,晶莹闪着亮,嗅之清香四溢略带淡淡苦味,品之满颊留香爽口润嗓余味悠长,经常饮用可以去肥腻养肝脾清肝火去湿热且益气补血,实乃茶中之上品保健之良方。
, 百拇医药
茵陈是个好东西,不仅能泡茶喝,还可以泡制药酒。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曾经记载过茵陈酒,据说能够清热祛湿、舒筋活络。老舍先生在书中并未列出茵陈酒的配方以及具体的泡制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素日里自己爱饮茵陈茶,且隔三岔五闲暇之时喜欢和朋友小酌几杯,于是便按捺不住急于品尝茵陈酒的期盼,买了几瓶高度酒,照着网上搜索来的制作药酒的方法,尝试着自制茵陈酒。等我把新鲜的茵陈择洗干净放入几瓶酒中之后,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期盼了数年但一直未能如愿的大事,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下班回家后就打开橱柜一睹茵陈酒的风采,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浸在烈酒里的茵陈居然把酒泡成一片碧绿,拧开瓶盖,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夹杂着酒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禁心生“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冲动。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约上三朋四友到小餐馆小酌,众人皆称茵陈酒口味独特,且兼具养肝护肝之疗效,觥筹交错间自有一番不同于平日的别样情趣和心闲神定的逍遥自在,难怪周作人曾经赋诗一首赞誉茵陈酒:红日当窗近午时,肚中虚实自家知,人生一饱原难事,况有茵陈酒满卮。
(作者系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