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09.03
编号:452
救命药为何断了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3日 生命时报 2013.09.03
     产量低供应有限 利润薄企业难产

    治疗急性心衰的西地兰每支一两元钱;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甲巯咪唑片每瓶售价两元多;独门止血药鱼精蛋白每支两元多;促进子宫收缩的产妇救命药麦角新碱每支不足一元……这些廉价药过去是许多患者的救命药,现在却面临“一药难求”的境地。

    2013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上公布的数字显示,甲巯咪唑片这种治疗甲亢的最佳药品逐渐供不应求。早在2011年7月底,南京、武汉、南通等地鱼精蛋白纷纷告急,很多心脏病手术被迫停止。西地兰也早已在广州、武汉等地消失,这种药物还能治疗心颤等疾病,并且是不可替代的,它的短缺将给重症心脏病人带来可怕的后果。

    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而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其中,212种药售价低于30元,130种药在10元以下。10元以下的短缺药中,5元以下的占69%。上述短缺药物中,有许多都是患者必备的救命药。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咨询专家王锦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医院和药店并非不愿卖这些好用的救命药,而是这些药在市场上难以买到。药品供应紧张有两个原因:一是产量有限,尤其是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二是部分药品价格太低,药厂无法获得期望的利润,导致停产,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目前,国家只控制成品药价格,却对药品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实行市场调节,让不少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治疗心脏病的廉价常备药复方丹参片,由于原材料(特别是丹参)价格上涨,许多药厂得不到利润,想申请提高药价,又需要漫长的审批过程,只好放弃生产。

    新医改目前把着眼点聚焦在医院身上,但药企的责任也不容忽视。如果不能保证廉价救命药的充分供应,医改公益性回归的困局就难以破解。

    王锦霞呼吁,政府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补偿药企和医院,保证患者不至于因“市场机制失灵”而陷入用药危机。监管部门要适度放开药品价格管制,降低中间行政审批环节的时间与金钱成本,让生产者有利可图,以市场的力量刺激更多药厂加入到生产中来。▲, 百拇医药(王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