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11.08
编号:2280
ICU病房的24小时(医患现场·目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8日 生命时报 2013.11.08
     本报记者深入北医三院实地体验

    编者的话:ICU,重症监护室,是距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能触摸到人类恐惧的底线。这里有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上冰冷的数字,也有医患同心与病魔进行殊死搏斗、挽救生命成功后的喜悦。10月16日,《生命时报》记者深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病房,真实记录下和医生们紧张工作的24小时。

    7:10 查房

    常遭遇无声的回应

    一大早,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就堵了起来,街上汽车的鸣笛声、路边急促的脚步声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就在这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有一家全国闻名的三甲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每天有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来此寻医问药。

    7点10分,北医三院ICU主治医师李宏亮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来到外科大楼1病区五层的病房,换上ICU特制的工作服,为接下来的24小时工作做准备。一年中,他有160多天要上这样的“大班”。
, http://www.100md.com
    虽然科里规定7点40交班,但李宏亮已习惯提前查看病人。“这很正常。”ICU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幺改琦说:“医生自发提前到医院查看病人,已是多年来科里所有医护人员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逐一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后,李宏亮心里有了数。在会议室里交班过后,幺改琦和李宏亮等几位医护人员开始查房。

    与普通病房不同,ICU里非常安静,绝大部分时间,病人只是在单间里静静地躺着。

    幺改琦带领李宏亮等医护人员仔细对每个病人进行检查、询问。在10号床前,幺改琦低下头,把嘴贴近病人的耳边,提高音量说:“大爷,醒醒!”ICU医生查房的重要一项就是查看病人的精神状态。老人微微睁开眼,缓慢地转动眼珠,环顾左右。“您感觉怎么样?”幺改琦问。“我听不见……”老人无力、沙哑地回答。幺改琦微笑着握住病人的手,大声说:“您得做锻炼,抬抬胳膊、抬抬腿,不能一直躺着。”老人似乎还没明白,满是皱纹的手左右晃着,嘴里念叨着“听不见”。没法交流,幺改琦只好轻轻掀开老人一侧的被子,用双手托起一条小腿,缓慢地抬起来、放下去,重复几次。旁边的护士配合着对老人说:“大爷,抬腿做运动。”老人这才明白,也用力抬腿。幺改琦慢慢松开双手,边打手势边给数数。“左腿抬十下,一、二、三……再换右腿。”
, 百拇医药
    老人能清醒地抬腿,这让ICU所有的医护人员感到欣慰。半个月前,这位91岁的老人因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紧急入院,并由急诊转入ICU病房,病情十分危重。反复抢救和治疗,老人肺部炎症渐渐消除,生命体征趋向平稳。幺改琦让每个医生逐一讲一讲,总结经验和教训,“或许我们还能把病程再缩短些。”此时,老人又安详地睡着了,病床一侧的相框里是他清醒时写给医生的一句话:“医技高级到位,热情永记人心。”

    9:45 转病房

    家属理解比啥都重要

    查房结束,时间已过9点。

    李宏亮站在护士站前,分别给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科室打电话,商量着把病情稳定的患者送回普通病房。同时,还要不停地接电话,记录要从各科室转入ICU病房的患者。一般来说,转入ICU的基本是高龄并患有多种慢性病或并发症,手术风险很大。在床位紧张的ICU,医生须准确判断病情,将病情稳定的患者及时转出,才能空出床位接纳新病人。这个沟通过程贯穿了医生每天工作的始终。正因如此,虽然北医三院ICU病房仅有宝贵的20张病床,每年却能收治病人超过1000例。
, 百拇医药
    11点,基本完成病床流转工作,李宏亮来到普通病房,与将在术后进入ICU的病人及家属沟通。一个面色蜡黄、发黑,头发花白、凌乱的老人正坐在床上喝水。家属陪在床边。

    李宏亮一字一句地介绍进ICU病房的注意事项:“需要跟您提前说明,患者术后需要插管,意识清醒后,往往第一个动作就是拔管。我们通常会用医用约束带绑住手脚,以防影响治疗,希望您理解。另外,老人心理上要有个准备,一睁眼到了另一个病房,亲人也不在身边,千万别害怕,要好好接受治疗。”对此,病人及家属表示理解。

    13:30 抢救

    鬼门关前的战斗

    12点左右,是午饭时间,李宏亮来到食堂,接过一碗红烧牛肉面,刚吃上几口,手机就响了起来,有新病人转进ICU。放下电话,他小跑着回到了病房。呼吸机运行、体征监测下,从手术室直接到ICU病房,这是幺改琦提出的“全程无缝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一个下午,ICU接收了三名这样的患者。
, 百拇医药
    李宏亮一中午都忙着写病历。一个电话让他和ICU所有医生、护士绷紧了神经。“胸外科一个病人情况不好,我过去看看。”李宏亮放下电话,和周围的医生、护士交代一句,马上小跑着赶往胸外科。

    胸外科病房中,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双目紧闭,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围在他周围的医护人员满脸焦急。见到李宏亮呼哧呼哧地赶过来,胸外科主任闫天生急忙说:“宏亮,病人发生误吸,喘不上来气,刚才从肺里引流出反流液体,情况不太好,最好马上转进ICU。”李宏亮低头一看,对这位病人印象深刻,因为老人之前已经进过一次ICU,没想到病情出现反复。征求家属同意后,他通知ICU的同事们做好准备。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病人到了,ICU病房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副主任幺改琦、副主任医师葛庆岗、主治医师刘飞、护士长张会芝、男护士李宇轩等迅速围了上来,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地投入到抢救病人的战斗中。

    没一会儿,床头两侧的监测设备开始显示病人的脉搏、血压等体征,医生更有针对性地解除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站在一旁的幺改琦,统筹着手术中的大小问题。终于,患者被再次从“鬼门关”拉回来。
, 百拇医药
    一个下午,ICU接收了三名这样的患者。

    很多人误解:“进了ICU,半只脚就踏进了鬼门关”,因此,忽视了ICU的重要性。主治医师刘飞告诉记者:“北医三院ICU病房的死亡率仅有5%~7.8%,是全体医护人员努力的结果。”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在病愈后能想起来感谢手术的主刀医生,却很难想到ICU医生做过的努力。

    18:00 坚守

    大半天没喝上一口水

    为保证严谨科学,每周三下午3点左右,ICU的八名医生都会在小会议室会诊,面对复杂的病情,每个医生都会发言,汇集智慧,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下午6点,李宏亮插空去吃了饭。很快,就拿着本子穿梭在各个病房,与术后需要转进ICU的病人沟通。

    这一天中,记者跟在李宏亮身后,往返于各科病房和手术室,跑上跑下,几乎寸步不离。从早晨到晚上6点左右,记者发现,李宏亮竟然连一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工作5年的男护士李宇轩告诉记者,这就是ICU工作的常态,今年十一黄金周,科里没有一个人放假,每个人都在坚守。
, 百拇医药
    采访时,记者听到医生、护士们都常说一个词:“我们家”,比如“我们家的病人”。有一件事让护士长张会芝至今难以忘怀。“我永远记得那个19床,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战士,因事故导致高位颈椎截瘫,进ICU的时候,心跳已经停止了。所有医生、护士自发排起队来,一个挨着一个地按压病人胸部,做心脏复苏。一个人觉得手酸了,就换另一个,最后真的把病人救了过来。”张会芝说,大家是同事是战友更是亲人,孤军无法作战,大家在一起就能汇聚成挽救生命的力量。

    00:00 夜班

    睡个整觉都是奢望

    夜幕下的ICU病房依然安静,只能听到体征监测设备的“滴答”声。李宏亮和刘飞不时在病房内转上几圈。每个病房内都有护士看护着病人,一夜不能合眼。护士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着,护士长张会芝正给护士出明天理论考试的卷子。

    零点过后,病人的情况都很稳定,李宏亮和刘飞继续值班,但可以到休息室补一会儿觉。休息室不到10平方米,放着三个上下铺,专供男医生和男护士休息。大家没有固定床位,上大班时都睡“公共被窝”。他俩分别找个空床躺上去。

    身在床上,李宏亮的心仍在病房里。他的手机不时响起,住院医生要及时向他报告病人出现的小问题和解决方案。在清晨5点前,他一共接了10个电话。

    第二天早上7点10分,接班医生也早早来到医院,独自查完病房后,步入会议室,与李宏亮交班。

    采访后,记者更愿意将ICU的医务工作者们称为“和生命打交道的人”,而他们只是中国医务工作者辛苦付出、默默工作的一个个缩影。▲, http://www.100md.com(李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