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11.19
编号:1988
医生“铁饭碗”也该打破了(社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9日 生命时报 2013.11.19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考试就是中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人们之所以趋之若鹜,无非看中那是一个“铁饭碗”,即有编制。有了这个身份,基本上就没有了失业的担忧,因为上级没有解聘下级的权利。同样,在我国的公立医院,医生的身份也是事业编制,一个医生再差,只能调岗,很难解聘。医生没有危机感,缺乏竞争,难以充分调动自身的劳动力和创造力,这不但损害了好医生的积极性,还会助长懒医生的不思进取;院长缺少“人事权”,只能被迫大锅饭,干得好干得差的医生都要养着,难免会因某个医生态度差点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改已经启动多年,尽管步履维艰,应该说进步是显著的。比如,加大了财政的投入,医疗保障覆盖面达到了90%以上,很多医院纷纷开展绩效与服务质量多项考核。可这些还远远不够。医生、患者仍有抱怨,“医闹”、恶性伤医事件时有发生,既伤害了广大医生,也破坏就医环境,医生与患者间的信任难以建立。这背后,医疗体制最大的坚冰之一就是医生的身份问题。

    过去,医生被称作“江湖郎中”,是自由职业者。听上去貌似不敬,但由于是自由行医,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下,好医生门庭若市,病人络绎不绝,比如“京城四大名医”,最有名的医生看一次病,诊费能达到一根金条,差劲的医生自然就被淘汰掉了。

    在国外,无论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是全员聘任制。你想进医院当医生,通过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只是个门槛,拿到行医执照后,还需要有医院聘请你,才能开始给病人看病。行医期间,如果业务上不思进取,服务上不断被患者投诉,等待你的就是解聘,和企业员工并无区别。就是因为没有“事业编制”这个护身符,再加上待遇优厚,国外的医生对病人的态度都特别和蔼,看病不敢有一丝怠慢,因为他们清楚,患者是真正的上帝。另外,由于是“自由身”,医生有多点行医的权利,这就能极大地挖掘人的潜能,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好医生的服务。反过来,医术高的医生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凭“手艺”得到丰厚的回报。他们根本不屑于一些蝇头小利,比如拿点药品回扣,因为一旦被发现,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国多年来的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看起来保障了医生的权益,给了医生一个稳固的平台,但这个平台反过来也可能约束医生和医院的发展。因此,有的医院院长曾抱怨,手里只有财政权,没有人事权,对医院的全面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什么时候医生能真的“动起来”,仁医上,庸医下,医院的服务必然能前进一大步,患者就真的得福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