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12.24
编号:3345
医生自由化,看病才方便(医改进行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4日 生命时报 2013.12.24
     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大教授刘国恩指出

    12月17日,《南方日报》报道称,《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将被列入明年立法计划,曾在深圳医改中“夭折”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也被纳入立法调研事项,让这项备受关注的改革再次露出一丝曙光。多年来,医生从“单点”到“多点”,再到“自由”执业的改革一直被讨论得沸沸扬扬,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可谓好处多多,阻碍重重。

    六成人支持医生自由执业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可以通过医生自由执业这个途径得以改善。”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生自由执业能够通过市场调配来优化整个医疗资源的配置,同时可以提高医生收入,从根本上抑制大处方问题。

    所谓医生自由执业,是说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可以自由选择个体、合伙或者受聘于医院的方式来行医。它现在是国际主流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在采用。今年8月,《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329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4.6%的受访者支持医生自由执业。
, 百拇医药
    其实,早在2008年,作为参与起草《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专家之一,刘国恩就呼吁医生应成为“自由职业者”。2009年,卫生部开始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实施过程却一直在各地遇冷。

    走出“象牙塔”才能优化资源

    “关于医生自由执业的改革步伐的确比较缓慢。”刘国恩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医院管理方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局限,顾虑太多负面影响。比如,行政主管部门担心一旦放开,管理“自由医生”就不如现在管理作为“单位人”的医生这样简单;院长会担心优秀医生流失;医生则担心损失目前医院为自己提供的学术地位、保障待遇、科研教学等体制内的附属资源,“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约束着医生走出公立医院这个‘象牙塔’的步伐。”

    但是,刘国恩表示,这些都不应成为阻碍医生自由执业的理由,“只有走出‘象牙塔’,才能把公立医院的优质资源真正地更大范围地向下配置。”他说,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人们都在抱怨看病难,可其实很多专家都把时间花费在看常见病、多发病上,没有真正用到“重症、急症”这些刀刃上,这是对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 百拇医药
    建立以品牌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平台

    “实现医生自由执业最理想的状态是,以高水平的、有品牌的医生个体作为中心点,以点带面地建立、发展成为一个个庞大的基层医疗服务平台。”刘国恩说,一名高水平的医生,开设、管理一个私人诊所,同时与某家医院签订合同出诊看病,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此一来,不但解放了医生,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在医生的牵头下形成一个优秀医疗团队,用他们的品牌效应,把患有一般疾病的病人真正留在基层,进而把重症、急症等真正有需要的病人筛选到更好的医院,“这样高水平的医生才能有时间诊断疑难重症,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此外,百姓对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不信任也可迎刃而解;大量医学毕业生也有了用武之地,不必都往大医院挤。

    刘国恩强调,这样的基层医疗平台并不与国家社区医院相排斥,而是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在市场化的竞争下共同发展。当他们争相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时,最终受益的是百姓。

    面对公立医院手中的附属资源这块“肥肉”,刘国恩认为,如果体制彻底改变,大家都处于一个相同的平台上时,这样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那时,这些附属资源都将被打散,医生可根据各自的优势自主选择、自由竞争,适合临床的选择临床,适合教学的选择教学,与医院或院校签订不同的合同,“而那些依附于大医院品牌而生存的‘混日子’的医生,日子就不好过了。”▲, 百拇医药(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