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4.03.25
编号:5980
“弃婴岛”大门被迫关闭(社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4.03.25
     从1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到3月16日被迫暂时关闭,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弃婴岛”仅仅运行不到50天,就已不堪重负。受此影响,广东省惠州市原计划在今年6月试点的项目,被暂时搁置。南京也表示,弃婴接收能力接近饱和状态。“弃婴岛”背后的隐忧,再一次引发社会关注。

    广州“弃婴岛”暂时关闭的原因,是短时间内接收弃婴数量超出福利院承受极限。不到50天接收262名弃婴,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5~6名婴儿被遗弃。这个数量显然已超出了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的预计,于是便造成儿童床位、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捉襟见肘。对此,福利院固然要总结经验,“弃婴岛”如此受人“青睐”的原因更要深究。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弃婴岛”的原意是收留年龄较小,且找不到生父母及监护人的婴儿。然而在试点之初,由于岛内没有监控设施,也没有弃婴的甄别机制,一些父母及监护人把自己的病残孩子,甚至六七岁的孩子也往岛上送,从而使安全岛变了味。另有数据显示,“弃婴岛”上的孩子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以广州为例,262个孩子中,仅脑瘫就多达110例。

    或许,遗弃病残孩子的父母有自己的无奈,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的不负责任。比如,多数唐氏综合征是可以在孕期筛查出来的;一些先天性心脏病也能在胎儿期发现。在孕育生命之初,父母们就应做好准备,是不是接受一个略有残缺的婴儿,是否有能力照顾好他。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作为接收机构,福利院已经很尽心尽力,但面对超出预计的婴儿数量,以及高额养育、医疗支出,“只进不出”的“弃婴岛”早晚都会面临资金无以为继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由此更为凸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出口”,其他“弃婴岛”或许也将步上广州的后尘。

    婴儿是无辜的,所以“弃婴岛”有其存在的价值。目前来看,完善社会领养机制,引入民间资本,打通从接收救治,到安排居所的所有通路,是实现“弃婴岛”社会价值的当务之急。除此之外,收缩“进口”,控制弃婴数量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合适位置安装摄像头,建立弃婴甄别机制;对于恶意遗弃婴儿的父母,依法严格处理,遏制弃婴行为;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让他们懂得为生命负责。

    就如詹成付司长所说,“‘弃婴岛’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或许刚开始不能做到百分百完善,但应该给改革者以鼓励。”因为每一个婴儿都有健康成长的权利,而我们,都有保护他们获得权利的义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