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有信仰 作品有希望 文化有力量
作家有信仰 作品有希望 文化有力量
刘 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透着血肉的话语是著名作家艾青的名言。何出此言,因为他有信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带着民族的血性。鲁迅何得高山仰止,因为他有信仰。“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是出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口的名句,这鼓荡了多少人心灵的警句,何以传世,因为他有信仰。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一切传世之作,一定闪耀着信仰的光芒。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坚信不移。作家有信仰,作品有希望,文化有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鸡蛋有适当温度时可以孵出小鸡,石头在任何温度下什么时候也不会孵出小鸡。
培养作家、艺术家的信仰重要,创造适应优秀作品问世的良性外部条件更重要。去年习主席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在作家、艺术家中反响十分强烈,但是从“高原”到“高峰”的路径只有热情是不能达到习主席殷殷期许的。一次会议之后的感动是重要的,但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文化官员的行动有时比作家、艺术家的感动还重要。习主席说,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哪级党委敢拍着胸脯说,我做到了?习主席说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文艺工作岗位上来,哪个部门在研究,哪个部门在落实?“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我们的剧目审查部门有没有想到需要进一步改进评奖办法?“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五个月过去了,这个良好环境的出现,还在我们的期待之中。
, 百拇医药
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再改革。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几年,应当说全面铺开了,很多省、市的文艺院团都进行了改革,现在状况如何,艺术创作、生产生活如何?我们可以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调研,帮助有关部门拿出一个再改革或者叫深入改革的方案,对了的坚持,错了的扬弃。不能让文化团体无所适从。要让这支一直忠诚于党、服务于祖国的队伍,能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悉心培养观众,让有信仰的作品走近观众,走近读者。我相信一句话,真理可以影响人,观众是可以培养的。北京人艺有观众,是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努力培养,用《雷雨》《日出》等一部部戏培养起来的。现在国家大剧院也在走这条路。电影也是如此。相当一个时期,有一种说法,电影院是年轻人的乐园,现在进电影院的已降到19岁到23岁。去年底今年初,这种传说被几部影片打破了。《智取威虎山》《天河》《狼图腾》叫好又叫座,一家人看电影,中老年人走进电影院的现象出现了。这证明了一个问题,看不看电影与年龄无关,还是电影本身的原因。当然引导很重要。韩国的民族意识很强,在看电影方面也如此。他们抵制外来的电影,当否不讲,但是通过电影凝聚民族精神他们做到了。去年12月有一部电影叫《鸣梁海战》,讲的是当年韩国用13只战船战胜日本200多艘战船最后赢得胜利的故事。韩国5000万人口,听说有1500万人看了这部电影。这个数字给我们带来思考与启示。他们写电影的给予信仰,演电影的表现信仰,看电影的追寻信仰……而我们的很多艺术门类都在追求娱乐,大有“娱乐不死誓不休”的阵势。要记住,连鼓吹娱乐的西方也早已不这么做了!请问美国的哪一部大片不带着他们的信仰与价值。
宋人王令诗曰: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信,东风会来,理由很简单。只要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及各级政府、各级文化官员有信仰,哪怕是信仰中国文化,中国文艺的“高峰”一定会横空出世,东风一定会浩荡而来。▲, 百拇医药(刘星)
刘 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透着血肉的话语是著名作家艾青的名言。何出此言,因为他有信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带着民族的血性。鲁迅何得高山仰止,因为他有信仰。“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是出自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口的名句,这鼓荡了多少人心灵的警句,何以传世,因为他有信仰。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一切传世之作,一定闪耀着信仰的光芒。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坚信不移。作家有信仰,作品有希望,文化有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鸡蛋有适当温度时可以孵出小鸡,石头在任何温度下什么时候也不会孵出小鸡。
培养作家、艺术家的信仰重要,创造适应优秀作品问世的良性外部条件更重要。去年习主席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在作家、艺术家中反响十分强烈,但是从“高原”到“高峰”的路径只有热情是不能达到习主席殷殷期许的。一次会议之后的感动是重要的,但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文化官员的行动有时比作家、艺术家的感动还重要。习主席说,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哪级党委敢拍着胸脯说,我做到了?习主席说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文艺工作岗位上来,哪个部门在研究,哪个部门在落实?“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我们的剧目审查部门有没有想到需要进一步改进评奖办法?“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五个月过去了,这个良好环境的出现,还在我们的期待之中。
, 百拇医药
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再改革。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几年,应当说全面铺开了,很多省、市的文艺院团都进行了改革,现在状况如何,艺术创作、生产生活如何?我们可以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调研,帮助有关部门拿出一个再改革或者叫深入改革的方案,对了的坚持,错了的扬弃。不能让文化团体无所适从。要让这支一直忠诚于党、服务于祖国的队伍,能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悉心培养观众,让有信仰的作品走近观众,走近读者。我相信一句话,真理可以影响人,观众是可以培养的。北京人艺有观众,是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努力培养,用《雷雨》《日出》等一部部戏培养起来的。现在国家大剧院也在走这条路。电影也是如此。相当一个时期,有一种说法,电影院是年轻人的乐园,现在进电影院的已降到19岁到23岁。去年底今年初,这种传说被几部影片打破了。《智取威虎山》《天河》《狼图腾》叫好又叫座,一家人看电影,中老年人走进电影院的现象出现了。这证明了一个问题,看不看电影与年龄无关,还是电影本身的原因。当然引导很重要。韩国的民族意识很强,在看电影方面也如此。他们抵制外来的电影,当否不讲,但是通过电影凝聚民族精神他们做到了。去年12月有一部电影叫《鸣梁海战》,讲的是当年韩国用13只战船战胜日本200多艘战船最后赢得胜利的故事。韩国5000万人口,听说有1500万人看了这部电影。这个数字给我们带来思考与启示。他们写电影的给予信仰,演电影的表现信仰,看电影的追寻信仰……而我们的很多艺术门类都在追求娱乐,大有“娱乐不死誓不休”的阵势。要记住,连鼓吹娱乐的西方也早已不这么做了!请问美国的哪一部大片不带着他们的信仰与价值。
宋人王令诗曰: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信,东风会来,理由很简单。只要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及各级政府、各级文化官员有信仰,哪怕是信仰中国文化,中国文艺的“高峰”一定会横空出世,东风一定会浩荡而来。▲, 百拇医药(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