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3.27
编号:14366
“老漂族”的孤独向谁诉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5.03.27
     一封“北漂”老人的来信

    尊敬的《生命时报》:

    我今年62岁,老家在陕西汉中。儿子扎根北京,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他和媳妇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才能到家,很辛苦。一年前孙子出生后,他们把我接来照顾小孩,一方面是缓解各方面压力,另一方面也想让我来北京享享福。可是这一年多来,我总觉得少了在农村时的精气神,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天,我想带孙子出去转转,可一出小区门就分不清东南西北。邻居流动性大,今天刚说上几句话,兴许明天就搬走了。我现在只能每天在屋里窝着,也没多少家务活儿要干,真担心哪天闲出毛病来。我十分想念老家那热热闹闹的日子,想念村前屋后的邻里街坊。

    读者曹先生

    2015年3月20日

, 百拇医药     年节过后,“北漂”、“沪漂”的年轻人陆续回到城市打拼。其实人们还淡忘了一个群体———“老漂族”。根据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老漂族”已近16万人。小区花园里,他们推着婴儿车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幼儿园门前,他们用浓重的外地口音呼唤孙子孙女的名字;傍晚时分,他们早早做好一桌子菜,等待忙碌的儿女下班……

    俗话说“故土难舍”,绝大多数中国老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家乡终老此生。但在亲情的召唤下,他们只能再次“出山”。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老人面临着沟通、生活方式、城乡习俗等各方面差异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中国青年报》曾针对“老漂族”群体调查发现,71.5%的人表示“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59.2%的人“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容易产生矛盾”;56.9%的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无所适从”。有人说,听到“老漂族”这3个字,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片叶子在空中飘零,离开了根,不知飘向何处。常言道落叶归根,“根”是人的心灵归属,代表着一整个社会支持系统,为人们提供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些难以扎根的老人难以避免地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 百拇医药
    无事可做带来孤独感。老人在老家总有很多事情要做:弄弄菜园子、收拾屋子、与老伙伴聊天等。进城后除了看孩子、做家务,似乎变得无事可做,周围冷冷清清,难免孤独。儿女们因为工作忙,回家也不想说话,对老人关心不够。城市的人情相对淡薄,老人又没有太多熟识的人,就容易表现出情绪消沉、郁郁寡欢、夜不能寐等症状。

    难以适应带来紧张焦虑。老人在适应新环境时往往力不从心。特别是农村老人甚至用不惯抽水马桶、液化气灶等。此时,他们会觉得自己不中用了,进而紧张焦虑。老人怕给孩子添麻烦,心里有事也憋着不说,造成恶性循环。

    沟通障碍导致人际危机。由于脑功能减退,老人会出现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问题。与媳妇、女婿同住,可能因习俗、观念等不同导致纠纷。言语不通、胆小等因素又使得老人难以结交同龄的新朋友,进而产生沟通障碍。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人际危机会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失去决策权导致抑郁。这代老人年轻时基本都是家中顶梁柱,说一不二。如今“客居”儿女家,难免觉得没有主导权和话语权。这种失落感会让他们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可能导致抑郁。

    “老漂族”是心理上的弱势群体,子女是他们乐享晚年的第一责任人。年轻人要换位思考,自己初来城市打拼尚且难以适应,父母自然更需要心理安慰,因此凡事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帮他们在小区里找几个有共同话题的同龄朋友,教他们学着用社交软件等。不要让一个老人长期在家带孩子,最好把二老都接过来或者夫妻双方家长交替照顾孩子。老人自己要保持与老朋友、老同事和亲戚的联系,还要通过运动、参与社区活动融入环境,结交新朋友。▲(由本报记者赵明月采访整理), 百拇医药